一、黑色星期三
昨日,A股尾盘诡异跳水,散户们一度懵逼,预感会有不良征兆。
果然,今日A股大盘全面扑街了。截止午间收盘,上证指数跌2%,跌破3300点,深证成指下跌2.94%,险守13000点。创业板跌破2600点,跌幅高达3.73%。科创50更是暴跌4.34%。
(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指已经连跌5天,累计下跌将近10%。主力下跌的板块是医药、科技。这也是前期持续暴涨、估值高企的行业板块。
(来源:Wind)
盘面上,估值高企的医药、消费、科技(半导体、电子)是领跌主力军。其中,生物医药ETF(512290)一度暴跌5.45%;芯片ETF(512760)同样暴跌3.48%;科技ETF(515000)下跌2.71%;5GETF(515050)下跌2%。
(来源:Wind)
总之,今天吃面是跑不掉了。
二、暴跌之谜
开盘之后,A股大盘齐齐暴跌,是什么逻辑呢?
最大的因素是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了。
8月11日盘后,中国央行公布了7月份的信贷数据,主要指标均不及预期。
据披露,7月末, M2余额2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前值是11.1%,预期是11.2%。
货币需求端,7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69000亿元,预期是18500亿元,前值是34300亿元。
信贷指标方面,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同比减少同比少增631亿元,而预期是12000亿元。
这着实了货币边际收紧,对于股市自然会有较大压力。其实,货币边际要收紧,从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央行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以及央行官员的一些讲话中,均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并且,从10年期中国国债期货价格走势中,都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来源:Wind)
只不过,前期市场非常疯狂,情绪高涨,并没有把货币边际收紧这一定价因子进行充分反应。但最终数据披露之后,大幅低于市场想当然的继续大宽松,自然会反转下跌。
并且,上半年股市大幅走强,除了疫情快速控制后经济超预期修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定价因子就是非常宽松的货币环境。然而,现在这一因子出现了逻辑变化。
另外,我们从7月份的信贷数据中,还看到了一些端倪。M2-M1的剪刀差还在缩小,预示着什么呢?
我们先看基本概念——M2是广义货币;M1是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M1=对公账户的定期存款+个人账户的银行存款+证券账户的保证金。
M2和M1的剪刀差,实际上等于就是当前社会的“潜在购买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个人的银行存款,还有证券保证金。
M2和M1剪刀差越大,股市的潜在资金来源就越多,反过来M2和M1剪刀差如果缩小,就意味着股市后续的潜在购买资金来源就会降低。
总之,货币在边际收紧,增量资金入场少了,就不具备大涨的基础。我们看看最近的成交额,虽然连续多日破万亿元,其实并不充沛,因为近来IPO新股疯狂发行,这点量能根本不足以支撑全面大牛市,最多就是结构性、板块性的行情。
(沪深两市成交额走势图,来源:Wind)
三、尾声
今日,医药批量跌停,场面非常壮观。
其实,前几天,机构主力跑路的迹象已经较为明显。从5月25日以来,西藏药业最高暴涨560%。然而在8月4日突袭跌停,到现在已经累计下跌23%。炒作热门股北摩高科在高位遭遇甩卖,周一跌停,周二继续下跌,今日还跌超5.5%。
(来源:Wind)
还有热门的疫苗股——智飞生物7个交易日已经累跌24%,华兰生物7日累跌23%。可见医药股的抱团在周一周二已经出现了松动。
一旦松动,就是看谁跑得快。今天就是踩踏的大型场面。即便今天暴跌了,医药行业整体还是很高。市盈率动辄市盈率动辄就是100倍起步,数百倍屡见不鲜,这种疯狂追逐的现象不可维系。
除了医药股,还有科技股整体估值也偏高,而两大板块又是创业板指的主要权重。而创业板整体市盈率已经超过100倍,在全球来看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样的估值如果在严格控制IPO的情况下,市场投资标的稀缺,流动性泛滥下,是可以维持的。但目前货币流动性边际收紧,IPO 以超高的速度发行,市场最不缺少的就是新股,100倍的市盈率可以维持吗?
最快这周,创业板注册制要来了,这会刺破破高估值泡沫,而不是催生资产泡沫的改革。因为未来新股发行不用排队了,天量的新股入场。池子大了,没有更多的增量资金进场,存量个股的高估值自然就维系不了。
对了,8月15日晚间,中美将对于1月份的经贸协议进行评估。但是鉴于当前的紧张关系,恐怕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出来。
近来,美国动作频频——继续打压华为、抢劫TikTok、对腾讯制裁、微软威胁断供windows服务(后辟谣)等等。在互联网领域要脱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美关系朝着不好的方向去演化。
然而,中美博弈主题,是自2018年以来,美国挑起贸易摩擦之后,金融市场关注的主要线条之一。从市场角度看,毫无疑问更喜欢“合”,而非“斗”。当两国有贸易摩擦升级的苗头,市场会倍感紧张,出逃避险。如果进一步加剧,风险偏好会再度受挫。
不管是货币边际收紧,还是中美紧张的关系,均对股市压力颇大。全面牛市不要想了,认真评估手里的持仓公司估值高不高、业绩硬不硬核或许才是我等散户需要做的。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