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璐 北京报道
12月16日,物美商业(01025.HK)发布公告称,其与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00121.HK)于2013年10月15日签订的框架协议已经失效,并且不会再延长。消息一出,物美商业下跌3.29%,报于10.58港元/股;卜蜂莲花下跌3.79%,报于0.2港元/股。
今年10月,物美商业与卜蜂莲花在香港达成股份互购协议,物美商业收购卜蜂莲花在北京、上海及中国其他省份(广东省和湖南省除外)36家门店,销售楼面面积约31万平方米,这些门店在2012年的营业额约为71亿元人民币。这次交易所涉及的门店收购价将达23.45亿港元。
与此同时,物美商业还将认购卜蜂莲花10.87亿股的普通股及约13亿可转换优先股,该部分相当于卜蜂莲花已发行股本总额的9.99%,总价值约为 5.48亿港元。卜蜂莲花则将认购物美商业2.07亿股H股,等同于物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3.77%,涉及金额约为28.93亿港元。
物美商业认为门店收购可以令物美商业实现成为未来行业整合者的愿景。此外,收购还可以令物美商业从卜蜂莲花丰富的投资经验及对行业 的认识中汲取益处。早在2010年,物美商业曾收购卜蜂莲花天津超市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当地拥有四家门店。
16日当天,卜蜂莲花表示,其与物美善意地进行了广泛的磋商,但仍无法就约定建议交易的若干主要条款取得充分的进展。因此,建议认购事项将不会继续进行。 而物美集团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尚未听说物美商业与卜蜂莲花收购失败一事,无法告知双方交易“告吹”的确切原因。
就在物美商业宣布将收购卜蜂莲花36家门店次日,卜蜂莲花员工曾围堵高层讨说法。据报道,事件后来发展到北京8家店铺不能正常营业。员工讨说法的原因是,担心被物美商业收购后,出现裁员和降职、降薪等状况。
员工讨说法事件发生后,有消息称,10月18日,正大集团与卜蜂莲花召开高层会议,成立临时过渡委员会与物美高层协调沟通,一则为维护卜蜂员工权益,二则物美暂缓进入各项交接进程。10月20日,物美新闻发言人乔红兵亦针对此事表示,物美与卜蜂莲花仅签订一份框架协议,是否派物美管理人员进驻卜蜂莲花, 没有相应计划,“卜蜂莲花的员工存在很大的误解”。
除上述风波,今年11月,物美被指二次“拍卖”进场费,一时间供应商针对物美“重复收费”的说法将其推向风口浪尖。据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报道,物美集团2014年部分商品的进场费以招标形式重新拍卖,无论新老供应商,只有通过竞标的方式支付来年进场费后,才能与物美进行合作。一些供应商认为,物美重新招标是“压榨供应商的借口”,此举导致供应商“参与度不高,很多人当场表示不参与竞标”。
正大集团是最早进驻中国的零售企业,卜蜂于1995年被引入中国。正大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中,除农牧、商业地产保持盈利,零售业务呈亏损颓势。卜蜂莲花2013半年报显示,营业额达54.08亿元,亏损4674万元,2012财年则巨亏3.92亿元。卜蜂莲花今年将6个区域总部缩减为四个。该企业在华拥有56家店铺,包括54家大型超市和两家超市,主要布局广东、上海、江苏。(编辑 杨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