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2020之变|202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有望创新高 13城卖地收入超千亿 提供者 财联社

[2021-01-28 12:58:1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Reuters. 2020之变|202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有望创新高 13城卖地收入超千亿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洁)讯,疫情冲击之下,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仍保持较高韧性,土地市场交易热度不减。贝壳研
 Reuters. 2020之变|202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有望创新高 13城卖地收入超千亿 Reuters. 2020之变|202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有望创新高 13城卖地收入超千亿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洁)讯,疫情冲击之下,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仍保持较高韧性,土地市场交易热度不减。

贝壳研究院在综合前11个月土地成交,以及12月供地规模监测数据后推算,今年全国351城土地成交金额及成交面积,预计超过2019年,并创下新高。

中指院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的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企业拿地积极性受挫,土地市场降温明显。随着疫情在第二季度得到控制,部分一、二线城市优质地块推出量明显增多,叠加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企业拿地意愿明显提升,土地市场逐步升温。

三季度以来,随着多地陆续升级楼市调控政策,以及房地产金融监管趋严、“三道红线”融资新规试点,房企资金压力加大,拿地热情有所回落,土地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不过优质地块竞拍热度仍较高。

就未来土地市场走势,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指出,随着供地结构变化以及各地为稳地价对土拍政策进行调整,2021年土地市场增速有望回落至平稳状态。

前11月全国土地出让金破5.5万亿

据贝壳研究院数据,今年1-11月,全国351城住宅用地土地成交价款约5.5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

此外,贝壳研究院根据12月土地供应量,推测了2020年全年成交情况:按监测到的供地计划,12月有规划建筑面积约4.2亿平米的住宅用地计划出让,如全部成交,全年成交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将增长约9%,成交面积将超越2019年。

“疫情冲击下,今年开发商并未放缓拿地步伐,反而利用政策窗口期积极拿地,上半年热点城市频出高价地块。”诸葛找房一位分析师表示。

土地市场溢价率方面,2020年整体住宅用地累计成交溢价率在15%左右,其中一线城市涨幅明显。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截至11月,全国351城成交楼面价累计同比增幅14.6%。

“虽然土地市场整体地价未全面上涨,但一些城市部分土地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土地成交溢价率的增长,主要是因为高能级城市土地成交占比较高,今年房企投资的布局回归高能级城市,使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的金额及占比有所提升。

中指院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代表房企投资布局更倾向于有基本面支撑的高能级城市,新增土储中,一线城市占比显著提升。1-11月代表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为19.4%,较2019年同期提高近4.1个百分点。

具体到城市层面,中原地产截至2020年12月28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有13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突破千亿元,超过32个城市的土地收入超过500亿元,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据中原地产数据,在土地出让金收入TOP5城市中,有三个城市位于长三角,TOP5城市中上海、杭州、广州、南京四个城市土地出让金突破2000亿元,而上海以294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则以1887亿元位列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作为国内最早出现疫情的城市,今年的土地收入仍相当可观,其以1735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位居全国城市排行榜第6名。

“今年的市场表明,从2018年棚改货币化逐渐退出部分城市之后,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拿地出现明显收缩。2019年、2020年无论是人还是资金,都在向更高能级的城市聚集,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的出让,也进一步推高了地价行情。”许小乐指出。

2020年,热点城市连续推出多宗优质地块,提升了土地市场热度。其中北京分钟寺、上海虹口、深圳南山区、广州越秀区、厦门岛内湖里区等多宗稀缺性优质地块入市,带动了一、二线城市单宗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均值的提升。

“越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土地,其未来价值越有增长空间,所以很多房企今年也投入不少资金及精力,聚焦于核心城市。”许小乐表示。

亿翰智库分析师于小雨也认为,在外部融资环境收紧,房企更依赖经营杠杆的情况下,未来企业倾向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在高能级城市,以锁定确定性。

“三道红线”下房企改变拿地策略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融资环境有所放松,房企拿地意愿加强,使得土地市场较为火热,并出现了地王、房企高杠杆拿地等现象。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20年50大房企拿地总金额达到24423亿元,其中有46家企业拿地金额超过200亿元;而权益拿地总价超过千亿的房企有5家,分别是碧桂园、中海、保利、万科以及恒大。

许小乐指出,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行情并非政策主动刺激,而是在特殊环境下展开一系列应对措施中,所带来的溢出效应。

“疫情背景下,为防范房地产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防止房企资金链断裂,年初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诸如降低土地出让保证金比例、土地出让金延期或分期支付等措施,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但这并非是给房企加杠杆。”许小乐补充道。

多位专家认为,土地市场快速升温等现象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出现收紧趋势,多地出台限购升级、提高首付款比例、增加税收等措施。截至12月,全国超过20个城市升级了调控政策,表明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并未放松。

此外,财联社记者曾独家报道,“三道红线”融资新规今年9月起已在参与此前央行、住建部座谈会的12家房企试点实施,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为保证国内经济顺畅运行,势必要控制房价和地价,这也是监管部门设置‘三道红线’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记者。

尽管“三道红线”尚未在全行业推行,但不少房企已开始主动控制杠杆或降杠杆,这使得部分企业减少了在土地端的投入。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土地是房地产开发业务中的大额支出,融资收紧必然弱化房企的土地购置能力,降低土地购置需求。”于小雨如是说。

例如,有两项指标超出阈值的雅居乐今年曾公开表示,在拿地方面会更加谨慎。“我们现在不能乱拿地,因为拿错地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雅居乐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卓林曾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称,下半年如果没有好地、好项目,就等到明年再拿地,拿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将负债比控制在70%左右的合理水平。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融资新规的试点,将令房企总体融资增量受限,“房企融资受限会传导到土地投资端,土地投资热度的减弱,将使土地溢价率有所回落。”

事实上,调控政策的影响已在显现。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土地市场平均溢价率约31.2%,而2020年已经下降到15%左右。许小乐预测,2021年土地价格涨幅可能回落到10%左右。


【财联社午报】创业板指大跌近3%!抱团权重股主跌 游戏股逆市活跃 【财联社午报】创业板指大跌近3%!抱团权重股主跌 游戏股逆市活跃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8日

一、【早盘盘面回顾】 今日个股跌多涨少,涨幅超9%个股不足50家。两市共36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21股封板未遂,封板率63.18%。连板股共9家,其中光伏股嘉泽新能4...

天地板好戏再上演!蔚来供应商一开板就被砸至跌停,新股不香了? 天地板好戏再上演!蔚来供应商一开板就被砸至跌停,新股不香了?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8日

财联社1月28日讯,又一只个股走出天地板!这次是上市不过七天的神通科技。 分时数据显示,短短33秒内,神通科技迎来惊天大逆转,由涨停被砸至跌停。截至发稿,神通科技股价报12.29元...

银保监会工作会议透露金融科技严监管信号 将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银保监会工作会议透露金融科技严监管信号 将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8日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监管重申今年仍将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的监管,而监管路径也越来越明晰。银保监会在2021年工作会议中称,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同时强调了加强对银行...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