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近日表示,大批成熟金融科技应用涌现,从概念走向落地。金融科技创新在严守金融风险防范红线的同时,也要针对技术带来的新风险做出适当的缓释措施。而毕马威亚太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李世民认为,在未来,中国本土金融科技产业将进一步展开,成为世界市场不可或缺的重点分部。
毕马威在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50》报告中显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已从概念转向落地,大数据风控、智能获客、机器人自动化流程,全面精准覆盖营销获客、智能欺诈识别、智能客服、刷脸支付等大批成熟的金融科技应用已经开始为金融机构日常运营赋能并降本增效。而中国的金融机构正在加大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
在毕马威看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渗透,对金融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且科技的赋能融入对金融行业全业务环节的变革和影响也在继续深化中。
“底层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趋势越发明显,从技术支撑业务,到技术改变业务运营模式,再到技术引领和创新业务。”报告显示,随着金融科技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进入深水区,底层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得到更多关注,底层技术突破得到更多重视,通过底层技术创新突破可实现创新业务向纵深发展, 并在适应金融业独特监管的条件下突破创新。
李世民表示,金融科技和技术推动的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全球持续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显著地加快了数字化转型趋势,世界各地对数字平台、数字银行、无接触支付及其它金融科技相关服务的热切需求和应用促使金融服务企业加大自身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中国更是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沃土。
此外,针对当下金融监管总体趋严,毕马威认为,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无疑对传统监管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预计随着更通用、更加跨域融合应用、可推理、可解释的技术的发展,监管科技终将走向百花齐放和应用成熟。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表示,对政府和监管机构来说,加快金融科技产业布局,聚力于创新主体的培育,大力发展监管科技是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和挑战,对金融科技企业和传统金融企业来说,挑战和机遇始终并存。
毕马威报告认为,“监管沙盒”试点进一步推进了监管的执行方式和发展方向,在当前阶段,给金融科技创新项目一定的空间,并通过集中的方式测试监管手段,是合理解决监管与创新调和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预计香港交易所 (HK:0388)(00388)2020-22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14/165/172亿元,分别增长21.2%、45....
智通财经APP获悉,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将维达国际 (HK:3331)(03331)目标价由22.7港元升至25.5港元,维持“持有”评级。 该行表示,维达国际去年次季经营利润率...
智通财经APP获悉,1月28日,Canalys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4390万台,同比增长13%。印度...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