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首个银行批量个人不良债权的试点近日披露。平安银行拟转让20户个人不良贷款的债权,共计1773.45万元。财联社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资产包中的不良资产均为北京地区的经营性信用贷款。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该资产包的情况看,其规模属于”极小“的不良资产包,平安银行或以此“投石问路”。因为毕竟无论对银行还是AMC而言,批量的个人不良转让均为首次,所以规模不会太大也在意料之中。
根据平安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债券中,本金金额为618.66万元,利息金额为1154.78万元。此次债务人均为个人,目前司法处置流程已完成,债务人有一定的还款意愿,且个别债务人有轮候查封的房产。而另据财联社记者获悉,此次平安银行资产包中均为经营贷款,最长的坏账时间将近6年。
今年1月初,监管下发正式通知,批准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及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试点。可参与转让的个人贷款范围包括已经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
“从首单项目可以看出,这笔不良转让的目的主要是尝试。”一位AMC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不良资产行业现在是“两头热,中间冷”,银行和社会投资人对不良贷款转让都抱有较大的兴趣,但处于中间的AMC反而对此比较冷静。
上述人士进一步介绍,从银行端而言,近年来银行不断进军零售业务,积累的不良压力较大,但个人不良方面此前并不能批量转让,只能每年通过坏账核销,但没有系统性处置的渠道,所以具有一定不良贷款处置的压力和动力,而社会投资人则认为这可能会是个蓝海和投资机会。不过,个人不良贷款目前暂不能进行二次转让。
“其实AMC方面,并不善于处置相关资产。”另一位不良资产行业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此前AMC通常处置的是大额对公资产,对于个人小额零散的不良贷款处置经验不足。同时,AMC从原有的队伍、人才、经营能力方面,也与处置个人不良贷款有冲突。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更为分散,对于AMC来讲成本更高。
不过,上述AMC人士也表示,这也是有益的尝试。这对于银行端而言,将探索一条处置个人不良资产的路径,也会为此后银行进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提供参考。银行也在试探AMC等机构对这项业务的反应,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银行进行尝试。
根据此前监管文件显示,首批试点参与不良贷款转让的银行为18家,含6家国有银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试点参与不良资产收购的机构包括5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符合条件的地方AMC、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智通财经APP获悉,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将维达国际 (HK:3331)(03331)目标价由22.7港元升至25.5港元,维持“持有”评级。 该行表示,维达国际去年次季经营利润率...
智通财经APP获悉,1月28日,Canalys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4390万台,同比增长13%。印度...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周四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开盘后走低,现跌幅扩大至3%,报9511.660点,成交额404亿港元。 其中,京东集团-SW (HK:9618)跌超6%...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