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深圳控股7项物业资产腾挪兜圈子-股票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11:17:3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官兵/制图证券时报记者 冯尧日前,具有国企背景的深圳控股(00604.HK)披露了一项迟来的关联交易,将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泰然大厦部分物业以2.72亿元的价格,出售予母公司深业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深圳市科
官兵/制图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冯尧

日前,具有国企背景的深圳控股(00604.HK)披露了一项迟来的关联交易,将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泰然大厦部分物业以2.72亿元的价格,出售予母公司深业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深圳市科之谷投资有限公司。

该交易已经在去年7月31日发生。更令投资者感到疑惑的是,就在上月底,深业集团将科之谷资产整体注入深圳控股。也就是说,泰然大厦此前出售的物业“转了一圈”,又回到深圳控股旗下。

信息披露延迟逾半年

据公开信息显示,泰然大厦由深业泰然开发及兴建,而深业泰然属于深圳控股旗下非全资子公司。深圳控股向科之谷出售7项物业,包括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泰然大厦五楼5F03室、六楼6A01、6F01及6F02室、七楼7F01及7F02室以及八楼8F01室。上述物业为工业用途,总建筑面积为7885.11平方米。

而科之谷当时属于深圳控股母公司深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显然属于关联方。据悉,泰然大厦去年12月才整体竣工,目前仍处于销售状态。

科之谷显然在建设过程中,已经预定了部分物业。彼时,这部分物业在买卖协议日期账面值约为6700万元,而科之谷方面出资额为2.72亿元。

正是这样一个关联交易,其公告足足延迟7个月。“由于当时疏忽,去年7月的关联交易当时并未公布,最近联交所才发现当时出售泰然大厦项目的关联交易尚未公布,所以这次才补充公布。”深圳控股一位高层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如是解释。

7物业“转圈圈”

具有戏剧性的是,这7项物业最近又伴随着科之谷被整体注入到深圳控股旗下。1月17日,深圳控股与母公司深业集团签订协议,以41.5亿元的价格收购科之谷100%股权,同时通过向深业集团发行14.1亿新股的形式支付对价,发行价格为3.667港元。

科之谷此前已经拥有前述泰然大厦物业,此次资产注入也意味着,前述物业又被打包纳入深圳控股旗下。“目前这个交易并未完成,还在处理过程中。”上述深圳控股人士告诉记者。不过,他向记者证实,之前出售的泰然大厦7项物业未来仍将属于深圳控股所拥有。

7项物业7个月时间一出一进,被深业集团左手倒右手,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疑惑。“当时母公司购买这些物业有其用处,具体原因我们也不太清楚。”他表示。

根据深圳控股方面透露,在出售物业时,公司获利约1.34亿元,即出售价格2.72亿元减去当时账面价值6700万元以及相关交易开支税费。至于此次资产注入中,7项物业的估值,深圳控股方面并未透露。

资产注入或成常态

“未来,深业集团与深圳控股之间的腾挪很可能成为常态。”一位熟悉深圳地产圈的业内人士表示。他告诉记者,数月之前,该公司已开始陆续向母公司深业集团收购多个地产项目,希望将市值由目前约100亿港元扩大至200亿港元。

发生在1月的资产注入,加上科之谷所承担的债务和20亿元未付低价,深圳控股总收购成本约为96亿元。资产中最具开发价值的是位于深圳福田一块建筑面积为78.89万平方米的商业地块。

根据计划,深圳控股将在该地块上打造综合体项目,包含高级公寓、甲级写字楼、为中小企准备的写字楼、购物中心以及一个五星级酒店。

事实上,深业集团目前持有深圳控股约44%股权,在完成资产注入后,会拥有公司59.7%的控股权,该集团在深圳拥有约2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未来计划逐步注入深圳控股。

“深圳控股目前的模式与华润置地颇为相似,都非常依赖母公司的优质资产。”上述人士称。在他看来,一旦资产吸收完毕,公司无疑会面临孵化能力减弱的阵痛。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