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江西铜业(00358.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以1.03亿元的价格,将从三位自然人股东手中,受让香格里拉县必司大吉矿业公司51%的股权。在江铜庞大的资源版图上,此番收购或许不值得一提,然而,其透露出来的信号,则是江铜加大产业链布局的决心。
“针对每座矿山,国家对其勘探进度都有要求。”公司董秘潘其方接受本报采访时解释收购原因称,若开发企业不能达标,则将被缩减勘探面积,而今年来,此番合作的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公司趁机将其吸纳进来。
对比江铜千万吨的资源储量,必司大吉矿业公司的储量仅有7万吨,虽然只是小矿,但对公司长远发展来说,还是具有资源储备意义。“潘其方表示,而目前,公司的策略是,今后,只要有合适的矿山,无论大小,公司都不排斥收购,加大资源自给率。
必司大吉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主营业务铜、多金属矿资源勘查业务,目前拥有5.1平方公里的探矿权。
不过对比江铜此前的收购项目,必司大吉的部分资源已被探明。公告显示,目前,必司大吉已探明333以上储量的铜金属量7.393万吨,金金属量862千克,银金属5.23万千克。
“购买必司大吉控股权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其拥有的探矿权,增加公司的资源储备。”江铜方面表示,待股权交割完毕后,公司将投资进行下一步的勘探,确定下一步可获取的资源量。
潘其方也表示,不排除公司方继续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加大资源储备。“不过,矿业勘探是一种长效投资,未来的风险还不能确定,具体产出估计得几年之后。”
事实上,在资源方面的提前布局,已让江铜收益颇丰。从2006年以来,江铜开始着手战略转型,其中,产业链的延伸则是公司重点部署。
彼时,江铜集团投资超过50亿元,对旗下六大主要矿山进行挖潜扩产改造,并同时开始在海外找矿。
这种策略扩张后,江铜已成为国内铜精矿自给率最高的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矿山(含权益)数量也增至八家。
“目前,公司整体储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另一长期关注该公司的业内分析师介绍,其中,公司最大的铜矿在江西德兴,储量在300万吨到400万吨,也是公司目前盈利的主要来源。公司未来几年自产铜的增量最主要的将来自于德兴铜矿以及城门山矿的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