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隽 杨珺
[ 这种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将是全球首只人民币可交割货币期货合约。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结算的发展,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香港交易所(00388.HK)8月22日称,将于9月17日推出人民币货币期货,这种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将会是全球首只人民币可交割货币期货合约。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结算的发展,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尽管这可能成为国际资金炒作人民币汇率的工具,不过相信并不会对央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有明显影响。
港交所表示,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要求于合约到期时,卖方缴付合约指定的美元金额,买方则支付以最后结算价计算的人民币金额。期货合约报价将以每美元兑人民币计算,按金(保证金)以人民币计算。交易费及结算费同样以人民币缴付。最后结算价以最后交易日上午11时15分,香港财资市场公会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香港)即期汇率定盘价为基准。
香港财资市场公会资料显示,定盘价为香港时间早上11时美元兑人民币(香港)即期汇率的基准,定盘价是从15家指定银行提供的中间报价中,剔除两个最高及两个最低报价,再以平均数定出。美元兑人民币(香港)即期汇率定盘价于每个香港的营业日(星期六(002291,股吧)除外)约上午11时15分公布。
港交所称,于9月17日可供交易的人民币货币期货的合约月份为:2012年10月、2012年11月、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3年3月、2013年6月及2013年9月,有关数据也会刊载于港交所网站。此外,有关保证金要求及庄家等数据将于产品推出之前公布。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我们的总体战略是要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相关产品,同时发展股票及股票相关衍生产品以外的业务,开拓定息产品、货币及商品业务。而推出美元兑人民币货币期货正是这项战略的其中一个重点。此外,这新产品也有助于我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香港进一步发展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坚则称,虽然港交所没有就成交量或未平仓合约数目定下任何目标,但相信人民币货币期货具有庞大的发展潜力。
针对近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减弱,并且逐步走向双向波动,申银万国(香港)联席董事郑家华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港交所推出人民币可交收期货合约,并没有时机好坏之分,但是市场的反应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知道,具体还需要看合约规定的保证金、杠杆等要求。
他指出,该产品推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之前芝加哥也有人民币期货,因为没有足够大的资金池,所以流通性比较差。而香港有海外最大人民币存储量,有资金池作为后盾。以往在海外没有这个工具,用人民币结算对于贸易商来说不够稳定,存在一定汇率风险;有了这个避险工具,结算就会变得稳定,贸易商就能够更放胆使用人民币结算。
郑家华称,这个产品选择使用香港财资公会市场的汇率,而非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主要是因为香港有较多人民币存储,目前为5660亿元左右,而产品运作的成本是在香港人民币存款上计算的,因而使用香港财资公会市场公布的离岸汇率更合理;虽然香港人民币存款较多,但是相对于央行在境内可调用人民币额度来说仍然很小,所以对于央行汇率没有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人民币期货合约,可能成为一些国际炒家左右汇率的工具,不过相信香港金管局与央行等监管机构在这方面早有协调,在必要的时候各方能够通过不同方式维持汇率的稳定。
港交所也称,至今已有超过1000名市场从业人士及投资界专业人士出席有关人民币货币期货的研讨会或推介会。另外,港交所也在筹划多项活动推广人民币货币期货。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环球投资策略部投资咨询副总裁郭家耀则认为,港交所在技术层面上早就不存在障碍,关键还是要做好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