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中海剑指千亿销售目标 房产调控成央企做强契机-房产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9:32:2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华南新闻中心 李宁和讯网消息 8月10日,中国海外发展董事局主席孔庆平在香港举行的业绩会上宣布,由于上半年销售理想,公司全年销售目标将由年初的800亿港元调升至1000亿港元。据了解,中国海外上半年

华南新闻中心 李宁

和讯网消息 8月10日,中国海外发展董事局主席孔庆平在香港举行的业绩会上宣布,由于上半年销售理想,公司全年销售目标将由年初的800亿港元调升至1000亿港元。据了解,中国海外上半年录得651.5亿港元,同比增25%,创下历史新高。加上7月份101亿港元的销售额,中海今年首7个月累计销售额已达752.6亿港元,相当于已完成原来800亿售楼目标的94%。

另外,中国海外上半年实现收入252.8亿港元,同比升10%;归属股东利润为83.8亿港元,同比升17.7%,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对于中海的业绩,摩根大通在8月13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依然艰难,不同地区的执行能力也会影响公司的销售表现。但从目前来看,中海下半年还有较大货量推出,预计完成1000亿元目标难度不大。

央企业绩增长迅猛

花旗银行也认为,中海前七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25%至753亿后,公司全年销售目标由800亿元上调至1000亿元,而公司可销售资产达1400亿,为销售目标提供支持。

在中央与各部委纷纷宣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当下,作为央企背景中海宣布调高销售业绩的声音,无疑显得有些“高调”。财经评论员吴其伦向和讯网表示,央企的发展壮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调控的决心。但从大局来看,若不继续加强调控,中国房地产市场必然再现疯狂。

实际上,在坚持调控两年多之久的今天,一个看似不可思议但又真实呈现的现象出现了,即央企巨头的规模越发庞大。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海外不过是一个明确的表态而已,而更多的央企大鳄采取的是“闷声发大财”。

截止7月底,华润置地累计合约销售额达2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同时达到全年目标销售额400亿元人民币的70%,而去年首7个月华润置地仅完成全年目标53%。保利地产(600048,股吧)前7个月实现签约面积515.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91%;实现签约金额593.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华润系控股的万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7.2亿元,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7%和25.1%。金地集团(600383,股吧)上半年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13.5万平方米,累计签约金额134.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0.1%及19.6%。招商地产(000024,股吧)上半年实现签约面积116.94万方,签约金额161.31亿元,同比分别大增181%、136。

“地产央企业绩大幅增长确实令人担忧,这必然将会调控造成一定压力。而照此发展的话,中国房地产市场很有可能出现“香港化”,即像香港四大房企(恒基兆业、新鸿基、新世界和长江实业)那样的垄断市场,这样对中国经济的长远是非常不利的,香港就是前车之鉴。”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资深顾问陈思进向和讯网表示。

郎咸平的担忧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也多次指出,如果中国大型地产商高度集中,很可能就会像香港一样出现“四大天王”的情况。香港老百姓在这几个“四大天王”开发商的压力之下,终生得背负着房贷的压力。所以如果房企整合之后最后真的成为几家,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金能扛得住风险,将支撑房价居高不下,结果会让全民成为房奴。

郎咸平举例,从2011年开始上市企业里面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公司有很多,包括大江股份(600695,股吧)、金发科技(600143,股吧)、建发股份(600153,股吧)、獐子岛、酒鬼酒、金种子酒(600199,股吧)等等。另外一些地产公司也在有序退出,包括鼎立股份(600614,股吧)、大连控股(600747,股吧)、华茂股份(000850,股吧)、新湖中宝(600208,股吧)、绿景地产、华业地产(600240,股吧)、莱茵置业(000558,股吧)。这些公司有序退出之后,把相关的房地产业务主要卖给了像万科这样的大型开发商。

从上述退出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来看,毫无例外大都是民企,由此可见调控的威力着实不小。有业内人士认为,地产行业央企们的业绩能快速的增长,与政策的支持有较大关系。因为面对调控,中小房企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而央企们无需为此担心。再之调控时地价比较便宜,央企们会趁低买入,所以规模扩张也非常快。

孔庆平在业绩会上对于中海拿地也做了全面阐释。他表示,下半年中海会比较关注土地市场,七月份公司在天津拿了一块地,这与全年700多万新增土地计划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下半年公司会更多去寻找购买土地的机会,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都是比较恰当的买地时机,公司年初计划用250亿元来买地的金额暂时也不会改变。

万科也从今年7月份开始便加快了拿地的节奏。仅7月份,万科拿地所支付的金额为39.15亿元,远超6月份的2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万科拿地所需支付的地价款约为112亿元。招商地产上半年在贵州毕节、北京、天津等地获取4块项目用地,补充项目资源119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面积99万平方米,拿地金额超40亿元,而2011年全年招商地产的拿地金额也不过43亿元。

调控似乎成了央企们做大做强的良机。吴其伦对此认为,调控必将令房地产领域展开新一轮洗牌,这样,很多中小房企将被市场淘汰,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商品房市场,将是品牌房企的天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央企是欢迎中央调控的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