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新闻中心 李宁
和讯网消息 8月14日,中国奥园发布公告称,胡大为先生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的职务,于2012年8月14日起生效。奥园称,胡大为辞任的原因是要投放更多时间给个人事务及寻求个人发展。
公告表示,胡大为已确认,与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并未向公司索取任何任何袍金、离职补偿、薪酬、遣散费、退休金、开支或其他款项。董事会谨此机会感谢胡先生在任职期间内对公司所做的宝贵贡献。
高管接连离职或只为另谋高就
相关资料显示,胡大为在奥园工作时间较久,曾任广州奥园副总经理,番禺奥园总经理,天津奥园总经理、中体品牌公司总负责人,佛山奥园的执行董事,2005年并担任过奥园集团总裁。离职前胡大为主要负责奥园集团北方业务,他同时担任沈阳项目董事长、北京项目总经理等。
据媒体此前报道,郭梓文与胡大为认识已经16年,郭对胡的评价是“很厉害的一个人,有血性、有野性”。胡大为对于房地产行业也颇有见解,他曾表示,“一个商人做过房地产之后,从事其他行业便会觉得没有味道。”
这样一个专注于房地产领域多年并担任奥园集团领导地位的才干离职,毫无疑问对公司来说是较大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胡大为离职的原因也与两个多月前的另一位高管林锦堂如出一辙。
5月22日,中国奥园发布公告称,林锦堂先生因个人事业发展,已辞任公司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及公司秘书的职务,由2012年5月22日起生效。据了解,林锦堂于专业核数公司拥有逾14年经验,是香港会计师公会及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会员,拥有香港中文大学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08年12月1日加入中国奥园,在加入公司前,林锦堂曾在另一间在中国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上市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三年。
出人意料的是,林锦堂在离职后不到一周便入职花样年集团,这也直接印证了所谓的“个人事业发展”其实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平台。胡大为是否会如此,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是最佳的选择。
在市场人士看来,奥园高管的接连离职绝非偶然。资深地产人士、广州寒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同向和讯网表示,不排除这些高管是因为发展瓶颈问题,希望能谋求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奥园内部的用人机制、制度格局也存在一定问题。
韩世同续称,作为07年就借壳在香港上市的粤派开发商,奥园这几年明显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期,与其同等规模的开发商现在都纷纷布局全国,而奥园却选择固守广州本土,整体的战略布局缺乏大的格局,项目过于集中在广东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这种战略上的错误或许是高管们离职的关键所在。
和讯网查询奥园集团官方网站显示,目前奥园共计在售及在建项目共有25个,其中19个是位于广东区域,仅有6个分布在江西、重庆以及江苏。
对于项目的过于单一,奥园似乎也意识到存在的风险。奥园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郭梓宁曾表示,公司未来会扩大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部湾和中西部五大经济圈为核心的战略布局。
“长安八号”彰显布局困境
然而,奥园在外地的扩张并不顺利,其最著名的失败案例莫过于“长安八号”。今年3月22日奥园地产宣布,公司就可能出售北京长安8号项目51%的股权与相关公司进行接洽并磋商,由此表明奥园曾寄希望甚大的长安八号将易主他人。
关于长安8号,资料显示,该项目位于朝阳区建国路86号,项目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由两栋高端公寓组成;此外,还有近3万平方米的自持商业,用于打造成高档商业物业。由奥园地产与泓达投资旗下的世纪协润共同持有,双方的持股比例为52.69%及47.31%。从长安8号的地理位置上看,紧邻北京CBD东扩区,属于核心商业地段。
长安8号最初名为“耀辉国际城”,所有者为北京王府世纪发展有限公司,但是因王府世纪无力独自开发,天鸿宝业在2004年收购了耀辉国际城62%的股权。此后,天鸿集团与城开集团合并为首开集团,天鸿宝业亦更名为首开股份(600376,股吧)。2008年4月,首开股份以“不擅经营豪宅”为由,以4.587亿元将该项目62%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了香港世纪协润。
香港世纪协润的母公司为泓达投资,公司控股股东为王志才,王志才同时也是王府世纪公司的持有人。另外,据了解,王志才是影星王艳的老公,澳大利亚籍华人,最早在北京做房地产开发的,目前资产约100亿。世纪协润“回购”耀辉国际城,除了要支付4.587亿元的股权转让资金外,还要偿还耀辉国际城向首开股份借款本息共计约11.41亿元的债务,因此世纪协润需要向首开支付近16亿元的资金。
首开退出后,楼盘案名改成“擎峰”向市场发售,但金融危机的到来,使这座定位绝对高端的豪宅销售惨淡。世纪协润也经受着资金的压力,因为最后还款期限为2009年7月31日,如到期不能支付以上款项,首开股份将收回项目股权。
2009年7月,奥园宣布接手该项目,以3.7亿元代价收购北京世纪协润地产41.33%股份,获得该楼盘操盘权,随后楼盘案名改为“长安8号”。除购得项目41.33%股份外,奥园还借给世纪协润4.6亿元短期贷款,助其还债。
同年9月,奥园认购世纪协润2.9亿元可转换票据,到2010年9月将增持世纪协润股份至52.69%,获得控股权。即便是经历过四度易主的长安8号,奥园对它的重视程度也非比寻常。奥园董事长郭梓文曾表示,希望在未来3年内能为奥园地产带来超过120亿元销售回款。但现实却与之完全相反,长安8号的销售惨淡无比。2010年一季度长安八号正式面市后,回笼资金不足10亿元。
而在韩世同看来,奥园在北京长安八号上项目的失败,或将导致公司更谨慎地去全国布局,而这样固守本土的思路也会导致公司更多高管流失,这样以来,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奥园在全国的布局就更无从谈起,因为对房地产项目而言,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