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风头不及雷士照明吴长江之盛,但以雨润集团680多亿的体量,加上最近风头火势种种机缘,祝义材入选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这一周的“舆情人物”栏目,也算是实至名归。
但是,要说祝义材,我们得从另一个人说起。此人姓名不详,生年不详、职业不详,只知其微博账号为“岁寒知_松柏”,简介是“业余时间看财务报表的纯草根研究者”。正是此人,却让雨润和祝义材如坐针毡。
其实此人也未做什么大事,只不过是在他个人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也没爆出什么猛料,至少,没扯上让食品企业谈虎色变的质量问题,只是扒着雨润去年的年报,比对了几个数字。偏生这篇“不过尔尔”的博文,却让网易看到了,不仅看到了,还拿来大作特作了一篇文章,又是“独家策划”,又是“上市公司调查”的,另取的标题也耸目:《雨润食品遭投资者质疑大股东涉嫌挪用30亿资金》。毕竟是四大门户之一,这篇几乎通篇引用“岁寒知_松柏”的博文内容的“调查”,被各财经媒体转载。一时间,舆情四起。这天是6月28日,当天,雨润股价一度大挫13%。
“岁寒知_松柏”和网易指的能“挪用30亿”的“大股东”,自非祝义材莫属。9天后,一手创立并一手拉扯大雨润的祝义材,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一切管理职务,只任名誉主席和董事会高级顾问。这一天,雨润再跌近一成。微博网友笑评:老祝让一散户给办了……
当然了,祝义材自不会承认此去会与一“不详人士”只言片语有关。“祝此次辞去上市公司职务,是雨润控股集团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调整的正常步骤之一。”在《南方都市报》随后一篇题为《雨润创始人突辞职谣言逼退祝义材?》文中,雨润如是书面回复称,“祝义材将更多投身社会性事务,并将更多精力放在控股集团的管理和运营方面,带领雨润跻身世界500强。”至于所谓的“大股东挪用资金”,雨润澄清直斥乃是“彻头彻尾的诬蔑与诽谤”、“子虚乌有的妖言惑众”,并称已呈报公安机关。
然而,与吴长江在舆论面前的满面风光所不同的是,老祝在舆论刀枪之下,却颇显狼狈。
这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风云诡异的食品安全环境,覆巢之下,难有完卵,而雨润本身也是风波不断。南都的报道中,就回顾了雨润自去年以来,“回炉肉”、“冻品肉变”、子公司产品“瘦肉精残留”等一系列质量危机,还揭了国外做空机构浑水发布的质疑雨润粉饰财务报表的报告,致公司股价暴跌两成的旧伤。至于这一回“岁寒知_松柏”的质疑,也有人怀疑背后有空军黑影。
另一方面,或与雨润一路成长的历史,以及老祝这几年的一系列动作有关。老祝刚宣布辞职,《第一财经日报》便刊文历数“祝义材的发家简史”,从老祝做水产生意发家,一路写到他将雨润从一家肉制品公司,建立为以食品为主,商贸、房地产、旅游及物流为辅的“雨润系”帝国(老祝这20多年的创业史,读来竟也颇为励志,当然,把任何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发家史细数一遍,想必都能相当励志,这与他们所处的风云际会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但这篇不过千字的小文,也揭示了雨润一直以来为业界所诟病的硬伤:政府补贴和负商誉收入。
而在雨润成长和扩张的路径中,老祝的手段和野心,却也昭然。文中写道,雨润之所以能迅速壮大而免于依赖大量资本投入的“重资产”宿命,得益于一系列收购国企的行为。国企可不是你想收就能收的,老祝在官商两场的手段和魄力,由此可见一斑。此番辞职,用他自己的话说,还因“俗务缠身”:“从我本人来说,我还担任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以及南京市工商联主席、会长等多项职务,这些社会职务每年要用2个月的时间。”
当然了,在中国玩企业,在官道上吃不开,那基本上玩不转也玩不大。这是现实,尽管舆论心里,始终不愿接受。《创业家杂志》主编牛文文在总结近来几起民企人事震动时感慨:经济危机加上政局更迭,这样的年份总让企业家提心吊胆。
(作者单位: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