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媒报道,新地(00016)廉署案后1个月,股价由出事前的111.1元,到现价93.6元,累跌15.8%。股东暂时「坐艇」,但投机客短炒衍生工具仍有利可图,现正伺机再出击。
年息由25厘 回落至9厘
新地股价在1个月前急跌之时,有发行商以九七折定价的ELN,开出接货价为91.57元,投机客对赌一个月后新地正股价可企稳在92元或以上,便可稳袋高息,无需以「坐艇价接蟹货」;倘以九五折定价计,只要股价企稳在90元,亦享25厘高息。
新地周一收报93.6元,胆大心细的投机客至今在ELN已可「财息兼收」,坐享30厘超高息。
香港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坦言,早前曾瞄准新地股价一度裂口低开15%,短炒其期权劲赚约5成;现食髓知味,如跌破90元重要心理关口,有意再「扒冷」。
Accumulator「打折」收窄
事实上,新地最新厘定的ELN,息率低至不足9厘;而1年期的Accumulator(股票累计期权)打折亦大幅收窄。
轮证方面,瑞银亚洲股票衍生产品销售部董事总经理于正人指,由于正股股价较牛皮,投资者对新地轮及牛熊证的兴趣不大,街货也不多。
惟市面不乏稀客捧场,即使是最贵的「轮王」,如新地大和三三沽轮(17492)为例,以前天收报0.36元(一手10万份计),入场费逾3.6万元;新地滙丰二六熊证(65199)的上车费门槛逾4.1万元。
业界指,相对新地正股一手(1,000股)高达近9.4万元,万一股价再坐过山车,轮证较易发挥刀仔锯大树作用,遂吸引扒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