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甘霖
去年11月16日,对于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在主板挂牌上市,全球发售股份3.33亿股,募集资金17.83亿港元。理士国际在香港资本市场成功试水,对于肇庆高新区内的其它中小民营企业无疑是一种激励。
理士国际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生产蓄电池,目前拥有深圳、东莞、肇庆、江苏、安徽5个生产基地,员工6000多人,年销售额22亿元;此外,公司还在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建立了3个海外基地;在美国、欧洲有30多个办事处。理士国际公司董事长董李认为,中小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就会遇到发展瓶颈,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上市可以说是必由之路。上市后,公司的治理结构会更完善,知名度、信誉度也会大大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至于为何不选择在国内的中小板或创业板,而是选择在香港上市,董李表示,理士公司是以出口为先导的外向型企业,在香港上市能更好地运用市场经济方式让企业快速成长。“国内主板上市过程较漫长,再融资难度大,并且审批程序相对复杂,像我们筹备上市前后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国内肯定难以做到。”董李说,公司选择在哪里上市要全方位权衡利弊,选择在香港上市一方面是要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对品牌有所提升,增加海外市场信任度,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考虑。
谈到为何将公司总部从深圳迁入肇庆高新区,董李告诉记者,在深圳,像理士国际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很多,上市公司也很多,而在肇庆,受到的礼遇自然不一样。“高新区的领导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遇到困难几乎都有求必应,雷厉风行地帮助解决,让我们十分感动。另外,高新区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山清水秀,适合创业,也适合生活。发展空间广阔,也方便企业将来扩大规模。”董李说。
作为肇庆高新区唯一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董李表示,他深感责任重大,因为不光要用好的业绩回报股东,还要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保护当地环境,造福一方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