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张潮宇)3月17日,腾讯公布了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财报,奇怪的是,股价并没有随总营收以及净利润的强劲而一路高歌,相反,股价在开盘后一小时重挫8%。如此反差,或许与多家分析师的投资报告称腾讯“运营利润率低于预期”不无关系。
瑞士信贷16日晚间在腾讯公布2010年全年财报后发布投资报告称,腾讯2010财年第四季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209元,环比增长3%,与彭博社所调查分析师预期的人民币1.21元一致,较瑞士信贷的预期低4.5%,主要是因为运营支出和税收支出高于预期。
上述投资报告还称,腾讯运营利润率由2010年Q3的51.0%降至48.0%,低于瑞士信贷预期的50.9%,主要是由于销售和营销开支较预期高47.2%。截至第四季度末,腾讯员工数量为10692人,环比增长4.2%,较我们的预期高4.2%。
高盛在财报公布后发布投资报告称,腾讯第四季度运营性利润率为48%,比预期低1.5%,净利润为22.0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46%,较高盛预期和分析师平均预期分别低1.0%和1.6%。
高盛投资报告还认为,腾讯运营性利润低于预期一方面是由于向授权游戏的转型(互联网增值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4%),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针对腾讯微博的营销支出(营销费用环比增长33%)。报告最后指出,2010年第四季度较低的毛利率表明,腾讯2011财年将面临利润率的压力。
对于腾讯微博等业务的营销支出,并没有结束的迹象。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回答分析师问题时,就“2011年的成本”给出了几种可能性,首先,人力成本会增加,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资,以便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其次,在微博、电子商务方面增加推广投入;最后,在节目内容组织方面,在微博和其他媒体类服务上增加内容的采购。
在电话会议中,刘炽平多次强调腾讯将重点加强开放平台的建设,并将“与合作者的分成列入业务成本。”同时表示,“我们主要靠合作伙伴开发的应用来获取收入,但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像Facebook那样,通过广告就可以让合作伙伴获得收入,当然,现在的中国市场还无法形成这样的模式。”即目前开放平台的运营正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足以抵消近期大规模的成本支出。
由此,高盛分析师的对腾讯2011财年的利润率的谨慎态度还是有道理的。根据腾讯的财报,腾讯正在进入“新的投资周期”,在这一周期内腾讯的“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尽管腾讯管理层习惯性地持保守态度,但随着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的兴起,腾讯的核心平台数年来仍首次面临威胁。
3月16日下午,腾讯公布2010年Q4以及2010年全年财报,2010年Q4 总收入为 55.242亿元,同比增长49.8%,环比增长5.7%;2010年总营收为196.46亿元,同比增长57.9%,年度盈利为81.152亿元,同比增长55.4%。
财报公布的最新平台数据为,即时通信服务活跃帐户数达到6.476亿,互联网增值服务付费注册帐户数为6570万,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注册帐户数为24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