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碧桂园锁定美林赌局-股票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8:57:0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傅硕】“赌局”进入第三年,美林和碧桂园的对赌又有了最新进展。2011年1月5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将修订与美林国际的股份掉期协议。修订协议显示对碧桂园极为有利:原定于2013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傅硕】“赌局”进入第三年,美林和碧桂园的对赌又有了最新进展。

2011年1月5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将修订与美林国际的股份掉期协议。修订协议显示对碧桂园极为有利:原定于2013年2月22日到期的“对赌”协议,只有碧桂园有权提前终止,原定终止的前置条件作废;股份掉期最终价格的计算方法也有所改变。

自营交易:高盛文化蜕变的源头 议事厅:QE3笑里藏刀 二十只资源股价值解析 10股成逆市吸金王(名单) 4板块12股绘就双节淘金图 十大券商:大反弹将启 淘金26只涉矿概念股 [微博]新股虚高定价的后果很严重 [股吧]下周大盘迎来百点长阳

碧桂园表示,新修订的股份掉期协议,可以使公司得到一个更理想的最终价。

一位投行人士对本刊表示,第一个条款修改意味着碧桂园要继续赌下去,美林要提前交割权利已不可能;第二个修订条款则无所谓对谁有利,算数改为加权,就是平滑波动的手段,否则做收盘价容易影响价格。这样的协议条款应更公平而已,这对双方履约的能力有正面支持。

2010年碧桂园财报披露,截至2010年8月24日,碧桂园已累计回购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约54.15%。随后碧桂园于2010年9月14日、9月28日分别回购本金额为7500万元和6000万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并予以注销。余下未赎回债券的本金总额为13.036亿元人民币。截至记者发稿,碧桂园已回购可转债约占总可转债券的69.78%。

在股价一路狂跌的情况下,碧桂园通过在新加坡二级债券市场回购,似乎已解除资本枷锁,基本已锁定赌局,但结局近乎悲壮。记者查阅新加坡联交所披露信息,没有查到碧桂园可转债交易价格,但可以肯定,碧桂园付出成本肯定不菲。

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师认为,修订条款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对碧桂园有利,但对碧桂园的影响却是极为负面的。从常识上讲,如果美林现在交割权利,肯定是大赢家。美林放着获利不要,反其常理,肯定是希望获利更多。这也意味着,美林既看空中国房地产行业前景,也看空碧桂园。作为碧桂园可转债独家全球协调人、独家账簿管理人和独家股份掉期对手方,美林坚持看空碧桂园颇具意味。

资本的本性只为逐利,通过解析美林以精湛的财技为碧桂园设计的可转债迷宫,可以发现,其固然解决了碧桂园一时资金之渴;也为碧桂园套上了一副股价枷锁。

可转债解资金之渴

2008年2月15日,碧桂园与美林证券签订债券承销协议,总额39亿港元,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2.5%。在5年期限内的任何时间,债券持有者有权将债券按面值转换成股票,换股价9.05港元/股。

为了尽可能成功发行可转债,碧桂园实施以下三个手法:要求美林以包销的方式承销债券;碧桂园给美林许诺了一个期权,即美林如果完成此次债券发行,在接下来的2个月内,有权额外再发行7.8亿港元可转债;为了增加投资者认购的积极性,除了票面利率,碧桂园再次向投资者让利,即碧桂园除了支付债券每年2.5%的利息之外,债券5年到期之时,债券持有者将再额外一次性获得21.3%的收益。如此让利,相当于碧桂园为这次可转债实际支付的年利率为6.2%。

本刊记者据此计算:如果在转换日,碧桂园股价高于9.05港元,以转股价10港元计算,美林持有4.6679亿股(发行的债券本金额46.679亿港元除以设计转股价10港元/股),支付碧桂园4.91亿港元,计算公式为[(10-9.05)港元/股×517012020股],其中517012020股计算依据是,可转债46.679亿港元除以换股价9.05港元/股,得到美林可以得到股份数为517012020股。这对碧桂园是利好。碧桂园把发行的债券转换为权益性资本,不必用现金偿还债务。

此外,可转债券利率为2.5%,远低于当时金融机构三至五年期贷款利率5.76%,对于43.14亿元的融资规模可转债比贷款节约1.4亿元的利息费用。

某研究机构研究员庄钰荣分析认为:假如转换股份后,股价上涨,美林所换股价市场自然会增加,可以套利,或继续享受分红。如果股价低于9.05港元,换股没有成功,碧桂园就必需付出大量现金赎回债券。发行可转债的好处很多,比如增加公众持股量;避免贱价增发;筹集了资金;为回购股票提供了条件。

上述分析自然没错,如果仅是上述条款,可以说,碧桂园是低成本融资的典范。然而上述仅仅是可转债的一部分条款。

超前的股价掉期

在签订可转债协议的同时,碧桂园还与美林签订了股份掉期协议。

美林保证碧桂园在5年之后,能以当前价格(即2月15日的收盘价6.71港元/股)最多回购2.91亿股股票,总支出19.5亿港元。即如果届时二级市场的股价高于此价格,多出部分由美林补偿支付;而如果届时二级市场股价低于此价格,碧桂园回购时所节省的金额则须反向补偿给美林。

如此一来,碧桂园的确实现了将日后的回购成本,锁定在6.71港元/股。外界将此称为碧桂园与美林之间的对赌。

然而,又一个新的矛盾产生了,等到投资者把这批债券转化成股票之时,只怕股价已经涨上去了,那时再回购股票,其回购成本可能就要远远高于现在了。

面对2008年港股大熊市,大部分上市公司认为,其股价是被低估的,市值已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

而碧桂园2007年在香港高价IPO,当年股市最红火的时候,碧桂园股价最高冲上14港元/股。然而到2008年2月,其股价被腰斩到仅仅7港元/股左右。彼时对碧桂园来说,不考虑资金的压力,回购是最好的选择,可以稳定股价,提高投资者预期的作用。

然而碧桂园的公众股比例太低(只有16.86%),回购可能会使公众流通量低于15%(香港要求上市公司公众股比例必须在25%以上,但碧桂园上市之初因市值较大,故获豁免降至15%),进而可能触及退市红线。

庄钰荣分析认为,碧桂园可能是按照这个思路设想,有没有办法实现以当时的价格回购将来的股票?于是,股份掉期协议出现。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