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专访熔盛重工CFO王少剑-股票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8:55:5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主持人:看财经视频,上和TV,各位和讯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和讯网上市公司高管访谈,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熔盛重工CFO王少剑先生,欢迎您的到来!王少剑: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

主持人:看财经视频,上和TV,各位和讯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和讯网上市公司高管访谈,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熔盛重工CFO王少剑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王少剑: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和讯网与大家见面!

主持人:首先恭喜熔盛重工于11月19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大家对上市都非常得关注,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熔盛重工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呢?

王少剑:在上市地点问题上,我们是经过一番讨论的,讨论过A股,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以及亚太区的香港股市,最终我们决定在香港上市。主要考虑的因素,香港作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纽约、伦敦、香港具有全球性地位,它与纽交所、伦敦股票交易所有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是由于香港与中国的近距离,关注香港的投资者对香港发展都比较关注,对中国企业也有相当的了解,在香港上市更易于投资者真正了解我们的企业价值,能够对我们企业未来发展可以提供更好的帮助。

与国内相比,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我们在香港上市,依托香港国际金融地位为企业服务,包括在资本市场融资,外汇对冲的安排,这些对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香港作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在香港上市也利于我们这样非常国际化的企业提高我们的产业地位,树立我们的国际企业的形象。

主持人: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对于熔盛重工未来的运营有很多好处,这次公司共募集了资金140亿港元,资本层面来讲,熔盛重工为什么能够得到整个资本市场的认可,顺利成为这么一大笔IPO的案子呢?

王少剑:最重要的是,熔盛重工在过去的五年当中证明了自己在拓展业务、发展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管理团队的支持能力。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这当中有很多艰难险阻都已经克服,从五年短暂历史的企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非常不容易,未来的五年,有了上市这个平台,企业的发展无可限量,投资者非常看好我们熔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主持人:熔盛重工在过去五年当中发展非常迅猛,我们在网上查到一些相关的资料,包括周围一些人认为熔盛重工的发展可谓是“惊人”,熔盛重工在2005年建厂,2006年获得第一笔订单,2008年第一艘船就实现了提前交付,2010年又实现了成功上市,这在重工业里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从五年前长青沙岛的一片荒滩成为今天业内领先的企业,发展速度为何能做到如此迅猛?背后有哪些原因?和其它同类企业相比,我们有哪些优势?运营方面有哪些独特的诀窍呢?

王少剑:的确,我们发展是非常迅猛的,我们创造了“熔盛速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我们也为此感觉非常欣慰,取得今天这个成绩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们投资者的战略眼光,看到中国有这样的机遇,大家都知道,熔盛重工四大业务板块造船、海工、船运发动机、工程机械都是资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这样的项目,都是政府来投入支持这些企业。我们的企业看到了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往高端方向发展的机遇,中国政府在支持中国企业提高制造水平方面给予产业上的支持。我们的CEO陈强眼光非常独到,五年前看到这样的机遇,开始建厂,之前在更早时间其实已经开始研究这个项目,敢于下决心投这个项目,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第二,我们整个企业发展当中一开始定位就非常高,我们是从造船开始做起,然后进入到其它领域。当我们在做造船厂的时候没有满足于只是一般性搞几个船坞,建一个船厂,甚至买一个现成的船坞就开始生产,我们的投资者以及CEO陈强先生建厂的时候考察了国外市场,包括日本、韩国等先进的工厂,考察之后就决定开始干,以最新的工艺、最新的技术、最新的设备建造这个船厂。

我们的立足点非常高。而且我们看到造船业在国内发展非常迅猛,某种程度上造船业过剩,但高端产品、大型船、特种船反倒不足,我们的高起点是抓住这个市场机遇,做大型船、特种船,这也是一个因素。

第三,团队的执行力,我们的CEO陈强先生可以说是中国造船业的传奇式人物,我们说他建了两个半厂。他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中国造船业,由江南造船厂的老总最后受委任来开创外高桥船厂,1998年他带了三个人去外高桥,六年以后他离开的时候,外高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万多人,中国最好最有效果的、技术水平最高的船厂。2005年他又开始建熔盛,把熔盛从无到有建设成这么大的中国民营船厂,这个人的领导力、魅力以及影响力经过这样的过程,因为他的影响力吸引了很多人愿意跟着他来到这里来做。

我们的企业是新企业,但团队是经过考验,是非常有经验的团队,我们2005年开始建厂,6个月之后我们拿到订单了,因为这些人是业界的精英,在业界有信誉度客户看到我们是个有能力有技术的团队,所以愿意把单子给我们,这是人的因素,就是高度的执行力。

第四,政府的支持,我们从一开始建厂就得到了各级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南通市具体到工厂所在地合肥基地,地方政府在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条件,扶植了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也非常感谢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同时我们这个厂也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建大型十万吨以上船的批文,也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生产五百万匹马力船运低速发动机,这对民营企业来说都是第一的,包括海洋工程都有政府的支持。

第五,我们发展当中也得到了很多金融界和银行的支持,一个新的企业在发展当中很不容易,不光是我们的股东要投钱,投资者要投钱,另一方面银行的支持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得到了这些方面的支持,才成就了今天的熔盛。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首先我们有眼光看到了这个潜力,之前又做了很多调研,这个企业才能得以迅速地发展。其次是各方的支持,包括政府的支持、金融机构的支持以及人力资源储备、各方面的机遇等。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不仅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每个企业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和管理方针,您能谈一下熔盛重工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针吗?

王少剑:熔盛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从一开始的时候,从我们投资者,包括CEO陈强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我们特别强调,像你看到我们企业的口号是“激情、超越”,这个企业五年干到这样的程度,没有激情,没有干劲,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是做不成的,我们从上到下讲究激情,讲究奋斗的精神。你到熔盛去看的话,从高管到员工到企业文化活动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干劲,同时企业有永远争第一,超越竞争对手,奋勇争先的劲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光有激情,没有发展目标,我们要做最大,要做最强,这种超越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动力。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企业不是瞎干,有激情有超越目标。我们五年发展历程里,从造船开始进入到海工,到船舱机械,到工程机械,每一步骤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非常科学的研究分析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有目标,有战略,当初开始建厂,定一个五年目标,五年要做到国内领先,国际上进入第一团队,同时实现上市目标。

主持人:做到了。

王少剑:是的,然后我们定了第二个战略目标,在国内领先之后,要冲击国际领先的地位,每个阶段都有计划、有激情、有超越,同时加上我们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最后是执行力,这是熔盛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措施。

主持人:熔盛重工这次成功在香港上市,团队富有激情,大家抱成团才能让一个企业非常迅猛地发展,熔盛重工在员工激励上有哪些措施?比如这次上市有没有股权激励因素考虑在里面?

王少剑:我们在员工利益方面的考虑是非常周全的,公司不光在南通基地合肥基地所提供的工作待遇在当地是最好的,另外公司上市当中,为技术、管理骨干做了一定的股权激励方面的安排,这是公司对员工过去努力工作的一个回报,也为未来企业进一步发展,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红利。

主持人:现在公司已经上市,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关系到股民的切身利益,对公司的业绩方面,大家都非常关注,您能谈一下公司业绩预期吗?熔盛重工还有哪些发展规划或目标吗?

王少剑:过去五年我们发展非常迅速,在造船方面我们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新式油轮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在市场里具有重要的控制主导地位。在过去几年发展当中,我们还发明了别人没有的新船型,比如VLOC超大型矿砂船,这是熔盛重工独特的产品,专门为巴西淡水河谷量身打造的40万吨载重船运铁矿砂,还生产了VLCC超大型油轮,32万吨是一般性的超大型油轮,我们要更多一些。这样熔盛重工奠定了我们在造船业界的地位;同时我们还向其它船型延伸,比如已经大量生产形成规模的巴拿马散货船、集装箱船,都是非常好的产品。

造船方面我们有好的地位,在过去发展当中我们也能逐渐进入其它领域。比如海洋工程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亮点之一,我们为中海油完成了海上钻井平台模块,已经在中海油使用。另外,还具有DP-3动力定位要求的深水铺管起重船这样的先进产品,它可以在海洋水深3000米以下进行铺管,一下把中海油的作业能力从浅海做到深海领域,这可以说是亚洲第一艘,世界上仅有的四艘之一,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是国家863计划之一,是高科技的核心,它在吊装设备还有全球定位设备上都是最新的。这两样产品奠定了我们在海洋工程方面的地位。

在船运发动机方面,我们和瓦锡兰集团进行技术合作,生产低速船发动机,这种产品也都基本成型,明年就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产品出口到巴西。同时在工程机械领域,我们有在市场中非常受欢迎的大型挖掘机。可以看到,公司基础产业、造船都会稳固发展,另外还有两个非常好的增长点,那就是海洋工程和船运发动机。

海洋工程未来走向蓝海深海,进行海上资源的开发是中国寻求自然资源能源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举措,在“十二五”计划当中,国家也会在海洋开发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3000亿人民币,陆上的资源越来越少,海上的资源非常非常重要。投这么大的力量在海上,需要海上资源开发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各种各样辅助功能设备,这就是我们发展的机遇。

国内船运发动机大部分都是从韩国或日本进口的,每年中国船运发动机需求在1700、1800万匹马力,中国大部分都要靠进口,我们也看准了进口替代市场。国家发改委批给我们的发动机生产能力是500万匹马力,我们的实际生产可以更高。工程机械方面,随着高铁建设,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深入,对我们来讲大型挖掘机是非常好的市场。我们主要谈的是两个增长点,一是海洋工程,二是发动机。对未来,我们非常看好,船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发展基础,同时海洋工程、船用发动机提供给我们非常快速的增长,这就是我们熔盛未来的发展潜力。

主持人:非常美好。

王少剑:我们很有信心!

主持人:这次熔盛重工上市会募集到很多资金,这部分资金如何运用?对业务调整或者投入有哪些影响?

王少剑:我们募集资金投向非常明确,大概一半多一些会投入在生产设施、生产基地的完善方面,包括南通基地和合肥基地两个地区,完善我们现有的设施,建一些新的设施,另外我们还会拿大约20%—25%的钱偿还原有的短期贷款,改善我们的资本结构,也改善贷款结构,同时我们还会留一部分资金用作未来战略定位的考虑,剩余的用于运营资本。

主持人:还有研发方面的考虑吗?

王少剑:投资在两个基地上就包括了研发上的投入。

主持人:随着以后逐渐发展,这块投入会不会逐渐加大?

王少剑:一般情况下我们拿出销售额的2%—3%作为研发资金,我们处于重工行业,也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非常讲科技含量的,所以我们在研发上是毫不含糊的。

主持人:刚才您讲到熔盛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着机遇,现在熔盛是走向国际性的大企业,面临着国内国际的多重影响。国内方面,我国非常重视海洋资源,“十二五”当中海洋也被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国际方面,欧债危机还远没有结束,可能对全球经济、对造船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您如何看待未来一段时间造船业的发展,您认为国内利好因素与国外不太有利的因素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王少剑:2008年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非常大,造船业与国际经济紧密相关,船运与国际贸易、宏观经济相关,这几个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造船业受实际宏观经济影响非常大。现在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欧美处在非常艰难的过程中,但信心在恢复,我们今年感受到船运业在恢复,船东纷纷在下单。船运业与期货业非常相似,造船有一个两到三年的周期,现在下单两到三年以后才会用。船运业会对今后做一个预期,会看两三年以后会怎么样,现在已经开始下单,信心来自于经济未来会走出困境,看到船运市场会非常好,今年下半年可以看到船东订单非常踊跃,各大船厂订单量都加大了,各个船厂经营状况都很不错。

主持人:还是非常看好未来的宏观环境?

王少剑:是的。对纯粹造船的企业来讲,要避免造船业周期性对我们的影响,所以我们企业在制定战略定位的时候,第一立足于为能源产业服务。我们认为,能源产业在今后十年还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需求非常旺盛的产业。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造船业的需求,每年进口的油和气都呈双位数增长,而且这个趋势会进一步加强,由这个需求就带来对油轮以及其它相关运输船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需求也都在增加。我们自己首先定位为为能源产业服务,一是提供运输设备,二是为海洋工程服务,这样就可以避免船运周期受国际贸易影响的趋势,这是我们战略非常重要的考量,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

主持人:现在造船业竞争也非常激烈,作为民营企业不仅面对民营企业,还要面对在资金方面比较雄厚的国有企业的竞争,熔盛重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

王少剑:我们不敢说有什么样的优势,但我们不怕竞争,我们立志的发展方向不是在国内跟谁竞争,更关注的是如何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一个代表,民族工业的一个代表,能走到国际市场上去,与国际上的重工企业竞争,这是我们的目标。而且我们感到,自身逐渐具备这种能力,首先,作为民营企业,经验、能力、技术水平不比国有企业差,我们的设备也是最好的;资金上我们也得到了很多金融机构的支持,上市之后还有资本市场的支持,我觉得我们已经具备相当的条件,有这样的能力去国际市场与国际一流企业去拼,而且跟他们相比,我们还有中国因素的优势,有中国良好的信贷环境支持,这都是我们走向国际市场具备的优势。

主持人:民族企业与国际上具有优势的企业在某方面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熔盛重工如何向他们学习,扬长避短发展我们的优势?明年熔盛重工是否有开拓国际市场的计划,如何实行,包括海外并购计划是不是已经在明年的规划当中?

王少剑:中国重工行业在过去十年发展是非常非常快的,十年以前可以看到工地上的挖掘机、重卡等都是日本、韩国牌子,但现在基本都是中国自己的牌子,所以,中国重工行业过去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技术水平、工人能力的提高大大提升了这个产业。造船业在过去几年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包括散货船国外没有办法与中国竞争,中国有自己的优势,但高端产品上我们与国外领先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国外重工企业极力发展,希望在这方面继续领先中国,保持它的竞争优势,否则它的重工产业就被中国全都吃掉了。

我相信中国重工企业包括熔盛重工,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可以跟国外企业在高水平产品上进行竞争。高水平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水平的问题,还有很多是需要经验的积累,造的船越多,经验越多,技术水平越好,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工艺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讲科技往往是讲产品什么样的技术,讲一些研究性的东西,对工艺的研究是很少的。其实在工艺水平上的提高我们有很大的潜力,不一定非要做革命性技术上的研发和突破,工艺上的突破对我们来讲帮助都是非常大的,造船方面我们与国外相比,很多是工艺流程和水平的差距,这是我们需要与国外同行学习的。

主持人:熔盛重工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年轻而有潜力的企业。我们讲到了熔盛重工上市、发展成长以及未来规划。您作为一位优秀的财务官,个人的经历也非常受人关注。您之前在很多公司都担任过重要的职务,为什么选择来到熔盛重工呢?

王少剑:来到熔盛重工有机缘,更重要的是来到这边我看到了自己一直想做的,想实现的理想,听起来有点虚,但的确是这样。我们这种时代的人,从过去受到的教育到做一些事情都带有中国和民族的情怀,深深的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当有机会接触到熔盛重工,交流的时候,触动到我内心一些非常想做的事情。虽然我以前做得很好很舒服,也没有想过要离开,但遇到熔盛重工,谈到几个关键点的时候,我依然做出这个决定,加入到这个队伍里,与大家一起做事情。

主持人:祝王总工作顺利,事事顺意。

王少剑:谢谢!

主持人: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在二十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一直演绎着许多不平凡,王总,请您通过和讯网为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提几句寄语吧。

王少剑:这二十年对中国真是不容易,我们从封闭式的计划经济走到今天开放式的市场体系里,回想起二十多年我在大学时,当讲西方经济学概论、讲到股票股市的时候,非常尴尬的是,我们老师也讲不清楚股票价值和股票票面价格为什么不一致,股票的价格由什么决定,最后老师让我们看日本金环事件,在那里让我们知道资本市场里是如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到今天,我们看到,连日常老百姓、家庭主妇都在炒股票,都成了股市专家,真切感受到中国二十年的变化,不光是一个股市的建立,更感受到国家的变化。

我想,中国未来二十年发展潜力真是不得了,中国股市也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股市,希望大家在这个股市里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都能够赚到钱。恭喜大家多多发财!

主持人:谢谢王总!在新的一年里也祝愿您工作顺利,也祝愿熔盛重工能够发展得更强更大,谢谢王总!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