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各自为战,但青岛港集团和招商局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6月6日晚间,招商局国际(00144.HK)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将和青岛港集团共同投资,成立青岛前湾西港联合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合资公司”),共同整合青岛前湾地区的7个散杂货泊位。
此前的2009年12月18日,这两个冤家已经在集装箱码头握手。招商局国际全资附属公司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CMT),与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QQCTN)签约成立新合资公司,分别持股50%。
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认为,“港口经营者、投资者都意识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大家都赞同进行结构调整。”
前湾合力
新的合资公司,将承接青岛港和招商局在前湾地区的优质资源。
根据双方协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青岛港集团注资2.55亿元,招商局国际子公司——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CMT)注资2.45亿元,分别占公司51%及49%的股权,合资公司的投资总额预期为11.22亿元。
据青岛港集团一位人士向本报透露,“合资公司将由青岛港集团派人挂帅,招商局在青岛当地的人员协同参与管理。”
据介绍,在前湾港区内,合资公司将统一经营分属青岛港西港公司的5个散杂货泊位及招商局的2个散杂货泊位,码头岸线总长达1326米。
西港公司是青岛港集团九大专业公司之一,5个泊位主要从事大宗散货、化工品、钢材等各类散杂货种,拥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而招商局在前湾地区拥有2个水深近14米的泊位,港区资源优良。青岛港集团人士介绍,上述7个泊位将统一在合资公司旗下,形成合力,今年散杂货吞吐量有望突破1800万吨。
招商局国际在公告中称,成立合资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本集团于青岛港前湾港区经营状况,并将继续巩固本集团于环渤海地区的经营基础。”
“我们第一位的考虑是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实现强强联合。”招商局总裁傅育宁在谈到和青岛港的合作时表示,“这是未来一段时间结构调整的需要。”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青岛港外贸吞吐量多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进口铁矿石为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居全国港口第一位。
“万国码头”积弊
青岛港和招商局的合作,将结束前湾地区的无序竞争状态。
据上述青岛港集团人士回忆,该集团曾经一统青岛的老港区和前湾港区,但2003年,青岛市政府提出建设“万国码头”,促进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希望以此促进竞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