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郭凯:“平深恋”获准开启“混业时代”-股票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8:31:3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近日,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获准收购深发展、深发展私有化退市后将合并入平安银行已经“板上钉钉”。对中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中国已经尝试金融混业,像中信

近日,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获准收购深发展、深发展私有化退市后将合并入平安银行已经“板上钉钉”。对中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中国已经尝试金融混业,像中信、光大、平安这样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务齐全的金融集团,已经成型。而次贷危机后,美欧对混业经营和超大规模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反思,已经在全球形成对分业经营以及限制规模的监管改革回潮。美国对次贷危机整体检讨后,推出了金融业监管改革法案,虽然现在遇到各种压力和利益集团的阻力,但对于“大而不倒”的困境、遏制金融系统风险这些议题,在共和、民主两党寻求妥协后,将是不容回避的核心目标。改革法案已经提出了“设立程序拆分那些一旦陷入困境就会威胁经济的大型金融机构”。

自营交易:高盛文化蜕变的源头 议事厅:QE3笑里藏刀 二十只资源股价值解析 10股成逆市吸金王(名单) 4板块12股绘就双节淘金图 十大券商:大反弹将启 淘金26只涉矿概念股 [微博]新股虚高定价的后果很严重 [股吧]下周大盘迎来百点长阳

美国经济严重受创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对中国语境和经济环境下的金融监管以极大的金融业发展改革方向,无疑带有“先行者”的意味。相比较美国的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金融创新程度不足,还需要鼓励新的市场发展。但是,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一旦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和扩大规模捆绑在一起推进,那么金融市场和工具创新的风险与混业风险,就会捆绑在一起彼此互相放大。根据全世界的金融监管经验,对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工具和衍生品交易,一旦有机会在庞大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内部交易(更多的是那些看起来是外部交易、其实是内部交易的金融投资行为),任何外部监管都是无效、无力的,期望金融交易全透明化也是不可能的。尽管局限决定了,对于无法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只能从源头上予以禁止,才可能在政治上,让执政者们履行防止纳税人被金融灾害掠夺的义务。

无疑,平安收购深发展,不能够改变中国金融混业尚属早期的性质。然而,在中国整体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创新也在加快的背景下,那么,对平安此次推动的金融混业升级,政策上不论是保持继续试验还是实际推进的态度,都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严肃要求。

此外,对于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大方向而言, 由于传统工建中农等国有大行在存贷业务中的绝对优势,混业集团旗下银行的业务竞争,将首要体现在其他非传统信贷领域的提升。这是否会提升整体银行业的服务竞争,仍是未知之数,但是平安合并深发展,对于受到资金限制的深发展而言,理论上应该是存在很大益处的。但是,更加核心的问题在于, 鉴于中国整体金融业中,传统存贷业务在整体金融业务规模占比,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配置资源和输血的命脉作用,金融业改革核心,仍然在于银行业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更多的混业集团旗下银行业务推进,并不能改变银行业的固有顽疾。没有彻底的银行业私有化(保障全民资产分配公平的前提下),自由竞争式的银行业准入、退出制度,以及自由竞争式的利率市场化制度,就都很难在中国出现。而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存贷利差”利益抚育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系统,风险并不比自由竞争式的银行系统少一点点,相反更高。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