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8年外汇对冲巨亏158.91亿港元,并导致管理层下台的中信泰富(00267.HK)在2009年终于扭亏为盈,实现盈利59.5亿港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公司盈利一方面来源于去年的业务调整,出售一些权益,专注特钢、铁矿等业务,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公司管制的加强。
中信泰富10日下午公布业绩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实现盈利59.5亿港元;每股盈利1.63港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25港元;期内营业额464.09亿港元,同比降0.02%。
就在2008年,该公司亏损126.87亿港元,而仅仅外汇对冲一项,亏损就达到158.91亿港元,可以说是拖累公司该年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今年该项业务转为盈利2.83亿港元。
荣氏家族并未远离
因为对冲外汇巨额亏损,让执掌中信泰富19个年头的荣智健辞职。早在2008年10月,中信泰富就已惊爆巨亏155亿港元的消息,按照荣智健自己的说法,为了争取时间,公司延迟了公布严重亏损的声明。但这一说法不但市场质疑,其间的声明更成为证监会介入调查的证据,同时也引起小股东向其索偿。
在当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荣智健的近况也成为传媒焦点。当有记者求证是否香港证监会仍在对荣智健调查一事时,中信泰富主席常振明称:“这件事应当去问(香港警署)商业调查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实,荣智健已经另起炉灶,在香港开办了另一家以家族成员为主的公司。不过如果据此认为荣家会退出中信泰富可能结论下得过早。常振明昨天对记者表示,目前荣氏仍有人在中信泰富中任职。他透露,荣智健的儿子荣明杰目前还在公司从事本职工作,担任董事等职务。
昨天公布的业绩显示,造成中信泰富巨损的外汇衍生品合约因为形势变化,已经不再给中信泰富造成负担,相反,还带来了一些盈利。
上海第一上海策略员叶尚志补充指出,2008年公司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在两方面:“一是市场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年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不仅是中信泰富,连雷曼兄弟这种的大公司都破产;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公司还是能够在海啸中安全度过,因为公司管制合理。”
外界关注股权交易
常振明表示,目前公司的策略是发展特钢、铁矿开采,以及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业务和内地房地产。
昨天业绩报告显示,特钢业务于2009年纯利贡献为14.15亿港元,比2008年下降12%。常振明表示,这显示2009年上半年市场对特钢产品需求疲弱,而下半年则有明显改善,同时,海外市场持续疲弱。
常振明还表示,公司在2009年出售了国泰航空14.5%的股权,同时还将澳门电讯20%的股权出售给子公司中信1616。财务报表显示,来自出售联营公司股份的收入达11.54亿港元。
实际上,进入2010年后,中信泰富持续沽售动作。3月9日,公司发表公告表示,由于城市规划和环保等问题,石家庄钢厂将搬迁城外,公司出售该厂65%的权益。对此,在10日的发布会上,常振明表示,出售该钢厂并不会影响公司在特钢方面的盈利,“目前公司有兴澄、大冶以及石家庄三座钢厂,石家庄钢厂出售后,公司将扩大其余两厂产能,到时两厂产能将高于现在三座厂的总产能。”
在特钢方面,常振明指出,公司的特钢业务同业成本低,且公司专注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重要的是,2010年是中国第11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许多高速铁路以及城市地铁将继续建设或新开工,将大大刺激产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