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与澳新银行就收购部分亚洲资产达成协议不久,市场期盼的另一个“准买家”——渣打银行竞购RBS中国内地零售及中小企业银行却生变数。市场人士认为,收购价格和业务整合上出现分歧可能是谈判迟迟未决的主要原因,而谈判的拖延对RBS来说很不利。
出售资产与渣打预期不同
据《金融时报》昨日报道,渣打在对RBS出售资产尽职调查后,对收购中国内地资产的态度发生改变,交易达成的几率已降至“三成左右”,与之相关的谈判悬而未决。
一位接近荷兰银行的人士昨日对CBN表示,渣打与RBS的谈判受阻很可能是在收购价格和业务整合上出现分歧,而RBS旗下的荷兰银行梵高理财成为分歧的焦点。
一位知情人士也对CBN表示,渣打银行对荷兰银行梵高理财的客户资产结构并不满意。《金融时报》报道称,渣打对RBS在华客户存款基础(尤其是其客户产品组合)进行研究发现,被锁定在特定产品上的客户远多于此前预想。
CBN也发现,RBS此前在华收购的零售银行业务——荷兰银行(中国)梵高理财所发行的理财产品以长期结构性产品为主,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客户对可以提前赎回的理财产品的操作策略转为长期持有。
这意味着,如果渣打收购上述资产,那么渣打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重新利用这些客户资产。
对于上述信息,RBS中国区发言人对CBN表示,这只是市场猜测,对此不发表评论。
收购价是否划算?
半年前,RBS就决定出售中国内地的零售银行及中小企业银行资产,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就是荷银(中国)梵高理财,这涉及到14家网点,包括上海的5家梵高贵宾理财网点及百余名理财经理。
海外媒体昨日消息称,渣打与RBS洽谈所购资产涉及的价格可能在2亿美元左右,除了在中国内地,还包括RBS印度、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待售资产。
上述接近荷兰银行的人士认为,对于渣打来说,以2亿美元价格购买RBS的出售资产并不划算。就内地市场来看,渣打零售银行业务牌照齐全,而荷兰银行梵高理财只有外币牌照,其产品也并没有很大独特性,渣打也可以开发。
而荷兰银行的大量高端理财客户才是吸引渣打的最大原因。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内地市场,渣打是一个平民化银行,而荷银梵高理财以高端客户为主,渣打收购荷银梵高理财主要是为了“取长补短”。
事实上,渣打近期也宣布在理财业务上增加投入,升级“优先理财”品牌,加大人员、系统、产品、网络和品牌等投入,并将在全球招聘850名客户经理,其中近一半是在大中华区。
除了资源整合上遇到的问题,收购价格似乎也成为谈判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如果RBS在售价上展现出灵活性,谈判有可能重新出现契机。
谈判拖延对RBS不利
本月初,RBS与澳新银行达成协议,后者将以5.5亿美元收购RBS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零售和中小企业银行资产。然而,中国内地资产的出售却迟迟未决,谈判的拖延对RBS来说很不利,这让RBS在谈判价格上更处于不利位置。
CBN记者了解到,近期,荷兰银行(中国)发行的理财产品可谓寥寥无几,荷兰银行员工也表示希望收购事宜可以尽快完成。
荷银相关人士向CBN透露:“管理层早就说过目前的重点不是业绩,而是维持人员稳定,不给销售人员压力。”
事实上,由于RBS出售中国内地零售银行资产一事早有传闻,又迟迟没有定数,已经有部分员工转投其他机构。“客户经理的流失必然带来客户的流失,这对RBS在出售价格上肯定不利。”该人士说。
郭田勇也表示,收购事宜悬而未决,上到RBS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都会担心,包括新东家的管理思路、是否会裁员等问题。
一位荷银理财客户就对CBN表示,他已经就梵高理财出售一事联系过其理财经理,该理财经理向他表示,无论最后出售给谁,客户和荷银员工的权益将受到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顾雷表示,发生资产出售事件后,如出售银行与客户签订的理财合同未提出“如发生法人变更”相关条款,那么合同的法律关系是不变的,购买方将继承出售方的债权和债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