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昨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称,汇丰控股(00005.HK)已初步选定四五家投资银行安排其在上海A股上市计划。市场猜测的热门人选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瑞银、高盛高华等。汇控新闻发言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汇控对于在A股市上市一直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但还没有可以公布的正式进展,对于上述媒体的报道汇控将不予置评。
昨日汇控股价大涨3.15%,或2.15港元,报收于70.45港元。
国际板“绯闻”不断
上述报道称,汇控料最快明年上半年在上海A股市场挂牌,融资规模至少30亿美元,汇控很可能成为首批在沪上市的境外企业。
该报道还称,早在一个月之前,汇控就已经邀请内地持有经营全面证券业务牌照 (包括一二级)的投资银行提交建议书。对此,汇控发言人表示,“我们过去已多次重申,如果政策允许,汇丰将争取成为首批在内地上市的外资企业。”
除了汇控之外,东亚银行、恒生银行等高管也在诸多场合表示了对于A股上市的兴趣。此外还有一批著名企业均被认为是未来国际板推出后的“绯闻”目标,其中包括渣打银行、星展银行、纽交所、可口可乐、西门子、以及香港和黄、恒基地产、新世界(600628,股吧)发展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资行高管向记者表示,未来登陆国际板带来的优势主要是在提升在内地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声望,但很难预计上市具体时间表。
短期内推国际板“不现实”
“各种传言似乎让人们看到国际板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太平洋(601099,股吧)证券分析师李伟平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当初有关创业板推出的传言早在2007年前后就已非常火爆,但之后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相比之下,国际板牵涉到的问题比创业板更为复杂,短期内正式推出国际板并不现实。”
李伟平指出,推出国际板并不存在很大的限制,最主要的困难是在具体实施细节上仍缺乏法规规范。比如涉及海外企业上市标准的制定、同B股市场的界定、交易模式、甚至外资企业报价中的汇率问题,都还未得到具体安排和规范。
李伟平预计,最有可能在A股率先上市的企业应该来自香港地区,待国际板成熟之后,也可能引入欧美的企业,包括前一段时间传闻比较多的俄罗斯的一些资源类企业。
为配合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此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曾表示,上交所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稳步推进国际版建设。上交所相关人士也称,海外公司A股上市是上交所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目前没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