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00762.HK)在上月底推出业务品牌“沃”,开始了其3G业务试商用。至此,内地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00941.HK)、中国电信(00728.HK)和中国联通均推出了各自的3G业务。从今年1月初相关部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三张3G牌照,到运营商3G业务最终推出,“3G”一直备受瞩目。
一方面,在国家推出包括4万亿投资和多个行业振兴规划的刺激经济计划,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覆盖面广的电信业,以其对经济巨大的拉动效应被市场寄予很高的期望,广大民众对于3G业务能给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新的体验也颇为期待;另一方面,北欧开始建设4G LTE网络的消息,以及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已开通3G业务的地区,长期在3G业务上亏损的现状,使很多人对于3G业务对三大运营商盈利贡献的前景抱持怀疑态度。
作为较早开始3G商用的地区之一,香港的3G业务发展可以为内地运营商提供建设性的参考。香港拥有700万人口,市场已有包括和记电讯(02332.HK)和数码通(00315.HK)在内的5家移动运营商,渗透率(用户数/人口数)高达164%,使得香港成为世界上电信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同时,香港的经济特征也为3G业务的发展带来了两种相互冲突的影响:首先,香港高度发达的经济活动为运营商提供了数量庞大的潜在商务用户。统计显示,香港2008年的人均GDP达到了30800美元,商务活动的发达和较高的人均收入,使得香港市场对相对2G业务资费较高的3G业务有较好的承受能力;其次,相对于音乐下载和在线电影等更具娱乐性的应用,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商务应用在3G业务应用中相对来说市场更为成熟。
另外,香港已开发土地上的人口密度很高,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大多数活动集中在港岛、九龙半岛的人口密集区。这种状况的后果是,在固网宽带和WiFi覆盖极为完善的香港,有线/区域无线宽带网络对3G无线宽带网络的替代效应非常明显。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香港的3G运营商,比如和记电讯旗下的3G品牌“3”,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至近期,在3G业务可能将开始出现盈利的利好推动下才有所改观,例如数码通股价由3月初的4港元上涨至现在的5港元以上。
从最初的亏损到近来逐步走上盈利道路,香港3G业务发展的历程显示了产业链的成熟、应用和盈利模式的重要性。我们预期,刚刚启动3G业务的内地三大运营商在充分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有望在不同经济背景和科技发展水平下较香港的运营商更快走上盈利之路。
和讯网友 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言更能获得别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