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熊市怪象 碧桂园高管引领低位套现潮-股票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6:27:4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元老执意减持套现碧桂园的多位创业元老近来似有“将减持进行到底”的架势。碧桂园董事最近一次抛售股份是在10月29日,公司执行董事杨贰珠和区学铭分别减持了3.1亿和8000万股碧桂园股份,分别套现3.4

元老执意减持套现

碧桂园的多位创业元老近来似有“将减持进行到底”的架势。碧桂园董事最近一次抛售股份是在10月29日,公司执行董事杨贰珠和区学铭分别减持了3.1亿和8000万股碧桂园股份,分别套现3.41亿和8800万港元。直至今日,两位执行董事的减持价格1.10港元依然是碧桂园上市以来的历史最低价。

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自今年4月21日以来约半年多的时间内,碧桂园三名执行董事共抛售了8.4亿股股份,累计套现14.57亿港元。其中,仅杨贰珠一人就减持了6.6亿股,套现规模高达11.81亿港元。同为创业元老的苏汝波在10月14日至16日卖出1亿股碧桂园,也有1.88亿港元“落袋”。至10月29日,杨贰珠仍持有9.72亿股碧桂园(5.94%),区学铭和苏汝波则分别持有7.36亿(4.5%)和7.16亿股(4.38%),张耀垣目前股份尚无变动,仍为上市时的8.16亿股,四人共持有22.68亿股碧桂园。

碧桂园公关人员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于个别股东的投资决定,公司方面不便评论。至于董事减持会否对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影响,碧桂园方面只是回应,“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最近整个市场投资气氛不好,股价表现自然受影响。”

富力地产

行政总裁玩高抛低吸

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张力,于11月10日申报其所持有的富力地产H股将从0.51%降低至0.49%,这是张力自10月17日连续增持公司股份以来首度申报减持。

香港联交所公开资料显示,张力于11月10日在场内以每股5.16港元至5.18港元减持了25万股富力地产。而在10月17日至10月28日期间,张力则在每股3.27港元至5.15港元连续买入共277.44万股H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正是内地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当日国企指数狂飙9.1%,而富力地产的涨幅则达到12.9%。从以上交易数据分析,不排除张力高抛低吸的可能性,因为以10月28日的增持价每股3.27港元和11月10日的减持价每股5.16港元计算,张力每股盈利高达57.8%。

若将时间拉回到2006年和2007年,那么张力的操作风格就更为清晰。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2006年11月20日,张力共持有132万股富力地产H股,当时的持股量为0.13%。当中资地产股在2007年迎来史无前例的大牛市时,张力的持股却在明显下降。2007年10月31日,张力所持富力地产H股仅剩75万股(0.07%)。而当富力地产H股从每股45.60港元巅峰滑落之后,张力又开始逢低吸纳,至今年10月28日,张力所持富力地产H股比例已经升至0.51%。

华晨中国

高管集体清仓是“假象”

与以上两家公司的减持套现相比,华晨中国(01114,HK)近日的高管权益变动就更显 “离奇”。仅从香港联交所的表面数据看,在11月11日当天,华晨中国的董事权益变动惊现 “多位高管集体清仓”的怪现象。

根据港交所的数据,在去年12月底,华晨中国总裁祁玉民拥有公司0.44%的流通股权益,而执行董事何国华和王世平、非执行董事雷小阳则分别拥有0.16%的权益。但是在11月11日当天,四位高管的流通股权益全部归零。而公司主席吴小安的持股比例也从2007年12月31日的0.57%降至0.08%。华晨中国发言人昨日向 《每日经济新闻》解释,之所以出现大批公司高管集体“减持”的假象,是因为公司注销了高管的购股权计划。

据了解,华晨中国根据2002年购股权计划共推出3批股权激励计划,行使期分别是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2007年12月至2017年12月、2008年2月至2018年2月,行使价格则介于每股1.32港元至1.746港元。至昨日收盘,华晨中国报每股0.315港元。

发言人称,本来购股权计划是用于激励或奖赏对公司作出贡献的员工,但是由于原定的行使价远远高于华晨中国目前股价,所以在10月15日,公司接到购股权持有人的书面申请,要求公司注销在2002年授予的购股权。

至于港交所网站显示的各位高管在去年底的持股权益,业内人士解释,当某位股东被赋予购股权或者未来拥有股份的权利时,即使交易尚未完成,也必须申报权益变动。对于华晨中国的高管来说,原本被授予购股权,其后又注销,所以自始至终,这些高管就没有实际拥有过这批股份。

记者观察

地产板块易遭高管减持

碧桂园、富力地产、华晨中国这三个例子代表了三类减持情况,不过就板块而言,地产股最易遭抛弃。除了富力地产和碧桂园之外,房地产信托基金——泓富产业信托的非执行董事林惠璋,也在11月5日申报其所持有的基金单位比例从0.96%降低至0.7%。

国中控股(00202,HK)是一家从事环保水务及物业投资的上市公司,公司主席是福布斯富豪张扬。10月27日和28日,张扬两度申报减持国中控股,持股比例由4月18日的68.19%下降至62.8%。

与地产板块关系密切的金融类股份也有高管低位套现。10月28日及29日,创兴银行(01111,HK)独立非常务董事陈有庆在每股9.242港元卖出59000股股份,回笼资金54.53万港元。

第一上海证券地产行业分析师文干森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股份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看好公司前景,但高管减持股份的理由就要复杂很多。例如某位高管与公司意见不同、不看好公司或者行业的前景抑或是个人有其他投资项目需要资金等,都可以成为高管减持套现的理由,但每家公司的情况可能都不同。至于部分高管在大盘暴跌一年以后才开始减持股份,文干森认为,虽然有些公司股价早已被腰斩,甚至跌幅超过70%、80%,但是对于某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他们的持股成本极低,依然有利润空间。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