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显示:汇源总体销售额由去年同期的13.65亿元下降为12.94亿元,降幅5.2%;毛利仅为3.9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033亿元下降了22.2%。
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果汁产品,包括百分百果汁、中浓度果蔬汁及果汁饮料的收益由去年同期的12.76亿元降为11.82亿元,减少了7.3%。
公司摊薄后的每股盈利仅为0.07元,较2007年的0.25元降幅高达72%。
原料成本上涨是借口?
对于汇源主打产品出现销售额下滑的问题,汇源在中报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2008年上半年发生的严重雪灾以及四川地震对有关地区的销售额构成不利影响,加上2008年的农历新年比往年较早,因此公司将饮用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销售由新年假期承前至2007年第四季。
然而,对于汇源中期毛利率明显下滑一事,汇源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吴育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原因主要归咎于2008年上半年原料价格的上涨。
那么原料价格上涨真的是主要因素吗?专家们对此意见不一。
国泰君安(香港)饮料行业分析师罗磊认为:“果汁生产结构中,以浓缩汁为主的原料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中通常都低于30%,甚至连包装成本的比重也要高于原料成本。”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汇源所说的原料成本上涨也许就是一种托辞。
然而东海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的分析师卢媛媛却认为 :“对于不同浓度的果汁,其原料成本是不尽相同的,说30%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对于果汁行业来说,他们确实是面临很大原料成本压力的。”
银河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董俊峰也同意罗磊的观点,包装成本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什么才是导致汇源业绩不佳的真正元凶呢?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