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中信资源瘦身转型 旗下中信大锰拟单独上市-股票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5:59:5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据悉,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广西大锰将认购中信大锰之新股,同时转让其于合营公司的四成股权予中信大锰。据香港媒体报道,中信资源计划最快在今年年底分拆锰业资产,并于年底上市,至多融资8亿美元。“公司已于9月

据悉,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广西大锰将认购中信大锰之新股,同时转让其于合营公司的四成股权予中信大锰。据香港媒体报道,中信资源计划最快在今年年底分拆锰业资产,并于年底上市,至多融资8亿美元。

“公司已于9月5日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我们的目标是将这块资源放在港交所主板上市。”9月10日,中信资源投资者关系部管理层人员邹智明对记者表示,“至于是否获得通过,20天后将会得到港交所的答复”。

邹智明表示,之所以分拆锰业资源单独上市,除却锰业已成长为行业旗舰外,亦有中信资源主塑主业的考量。

中信资源行政总裁孙新国在9月5日表示,中信资源锰业务已增长至相当规模,足以进行独立上市。上市后有利于锰业务的单独融资,引进锰开采及加工行业新的投资者;另外,分拆也将使中信资源集中经营非锰相关业务。但业内人士认为,中信资源此次分拆既是竞争需要,也是无奈之举。

竞争之需?无奈之举?

中信大锰由CITIC Dameng Holdings与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成立,前者占据中信大锰60%的股权。

对于分拆锰业资源单独上市的计划,中信资源早前已有征兆。在2007年初广西自治区国资委全区工业企业领导会议上,一位中信大锰人士即向记者证实,受益于2006年锰业的良好行情及企业的迅猛发展,“中信资源确有将锰业资源分拆出来,打造另一个资源开发平台的愿望”。

根据中信资源方面提供的数据,2007年中信资源在锰业上的营业额为16.84亿港元,占该公司销售总额的16%,为该公司第二大主业。

2007年6月,中信资源行政总裁孙新国再次证实,锰业分拆工作确在进行中,但其拒绝透露确切的时间表。

中信大锰主要从事锰矿的综合性开采和锰系深加工业,目前是中国最主要的放电锰粉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硫酸锰出口企业和世界主要的金属锰生产企业,同时位列2008年广西企业100强第31名。

资料显示,中信大锰的锰矿总储量逾亿吨,占中国锰矿总储量的22%,位居全国之首。该公司在广西崇左市拥有两家锰矿的权益,已探明储量分别约为1.2亿吨和1500万吨;在西非国家加蓬也拥有一家矿场的开采权,已经探明储量约为3000万吨。另外,中信大锰矿业还持有广西钦州市桂鑫冶金有限公司70%的股份。

“中信资源将锰业资源拆分出来既是竞争需要,也是无奈之举。”一位接近中信大锰的人士介绍,虽然中信大锰为全国第一大锰业企业,但其根据地是在广西,在全国其余60%锰矿资源中所占比重不大,而“在广西,中信资源也需要和当地企业、外企‘抢地盘’”。

记者手中掌握的一份由崇左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撰写的名为《关于我市锰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08年4月18日)显示,截至2007年底,崇左市锰生产企业共29家(不含锰矿开采及锰粉生产企业),其中上亿元以上的企业即有10家,而中信大锰最大的分公司大新公司的年产值仅为7.83亿港元,与第二名的新振锰业(6.12亿元)差距并不大。

“中信大锰也面临更多的国际巨头的竞争。”上述知情人士称,法国康密劳已于2005年投下4.6亿元建设4万吨的电解二氧化锰项目;地方企业亦有扩产产能冲动并有地方政府助力,“中信大锰再像原先那样容易地获取锰矿资源已不是那么容易了”。

邹智明并未否认中信大锰正在寻找新锰土矿资源的计划,但他表示拆分的时间与融资多少现在仍未确定,“并不是说如若港交所答复了,我们就立即可以拆分完毕,最后还需要股东的批准,同时还要看产业环境与市场反应来确认拆分进度”。

12下一页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