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证监会重拳规范IPO被否企业借壳重组。在2月23日证监会官网挂出的《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中,证监会表示: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此举被舆论称为是 最严IPO新规 。
最严IPO新规 确实有点严。证监会在回答 如企业在申报IPO被否决后拟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请问对此有何监管标准 的问题时,不只是表示 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 ;而且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交易,证监会也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被否决的IPO公司借壳上市之路基本被堵死。因为对于任何一家IPO被否决的企业来说,不可能为了借壳上市而坐等3年。如此一来,被否决的IPO公司要寻求在资本市场发展,主要还是只能寻求第二次(或第N次)IPO。因为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股票发行申请未获核准的,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 6 个月后,发行人可再次提出股票发行申请。当然,寻找第二次或第N次IPO申请的公司,通常是基本上符合IPO条件的公司。在IPO从严审核的情况下,不符合IPO条件的公司提出第二次或第N次IPO申请,其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很小。
至于条件并不符合IPO的公司,在IPO被否决后,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接受其他上市公司的收购,成为别人收购的标的,以此达到曲线上市的目的。不过,即便是成为其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对象,也还是要接受证监会的从严监管。比如,证监会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二是 降级使用 ,先到新三板市场挂牌,在新三板市场寻求发展机会,待条件成熟后,再度提出IPO申请,或寻求借壳上市。因此, 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 的规定,对于相关企业来说确实是一道紧箍咒。
不过,就《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来说, 最严IPO新规 还是有值得完善的地方。 最严IPO新规 还可以更严厉一些。那就是 最严IPO新规 没有对IPO公司被否决后满6个月发行人可再次提出IPO申请作出修改与限制。与借壳上市相比较,6个月后可再次提出IPO申请的规定明显偏松。因为从目前借壳上市的标准来看,是向IPO看齐的。二者的不同之处,无非是借壳上市的效率更高一些,而IPO需要排队。实际上,在IPO堰塞湖缓解的情况下,IPO排队的时间也在大大地缩短。因此,比较二者,IPO被否决企业6个月后可再次申请IPO的规定明显偏松。
当然,该规定有利于引导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选择IPO上市,进而远离借壳上市。但基于A股市场垃圾公司甚多的实情,且企业退市通道不畅,而退市过程中又缺少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措施,因此,借壳上市对于A股市场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宜将其一棍子打死。所以, 最严IPO新规 对IPO被否公司借壳上市从严监管,与此相对应,对被否IPO公司的第二次或第N次IPO同样也要严管,这其中, 6个月 的期限明显短了些。
在这个问题上, 6个月 的规定可以作进一步完善。比如,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可以在6个月后重新提出IPO申请;由发审委上会否决的,或在IPO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而撤回IPO申请的,规定在18个月后可以重新提出IPO申请。而涉及到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否决的IPO公司,必须在期满3年后才能重新提出IPO申请。果真作出这样的修改,这就比当下的规定要完善并严厉得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