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中国结算和深交所联合发布《H股 全流通 试点业务实施细则(试行)》,并于当日起施行。这意味着H股全流通试点正式拉开序幕。根据安排,联想控股成为首家H股 全流通 试点企业。
对于H股全流通,人们很容易将其与2005年A股的全流通改革联系在一起。尤其是2005年A股市场的全流通改革引发了2006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所以对于此次H股全流通试点,某些市场人士也寄予了厚望,而一些投资者也充满了疑惑:H股全流通会不会如当年的A股全流通一样引发 全流通牛市 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否定的。H股全流通引发 全流通牛市 的可能性很小。
当然,解决H股全流通问题,对于香港市场的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解决了H股公司 同股不同权 的问题,毕竟这也是香港市场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又如,H股全流通有利于增加香港股市对于内地企业的吸引力,在原始股东的持股不能上市流通的背景下,原始股东通常对企业赴香港上市的积极性不高。如果H股全流通的问题得以解决,这是有利于增加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的。
但尽管如此,从行情的演变来说,H股全流通引发 全流通牛市 的可能性很小。毕竟对于香港股市来说,H股全流通只是局部事件。因为香港股市本来就是全流通的,所以,全流通对于香港股市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也不值得炒作。所以,H股全流通对于港股的影响也只是局部的,尤其是试点阶段,这种H股全流通试点更是 个案 ,其影响也就更加局限于 个案 的范围。这一点与A股全流通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且H股全流通之所以难有 全流通牛市 ,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A股全流通是有对价支付的。因为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能够流通的股份只有很少一部分,而大多数的股份是不能流通的非流通股。为了解决这些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A股市场所采取的办法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以获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这个对价比例总体是10:3,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3股对价。
并且,非流通股股东在支付了3股对价之后,其股份并不马上进入流通状态,而是还有一个锁定期,一般的限售股股东锁定12个月,控股股东等大股东锁定三年。一方面非流通股股东支付了3股对价,这对市场构成利好,另一方面非流通股又不马上流通,这对市场来说又是一个利好。在此双重利好的作用下,A股市场就获得了炒作的动力,大牛市因此而降临。
但H股全流通则没有 对价支付 ,至少目前的文件并没有作出支付对价的规定。所以,H股全流通就没有这样的利好因素来支撑行情的发展。更何况香港市场远比A股市场成熟,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纯粹送转股层面的炒作,在香港股市得不到大规模的响应,因此,就算有对价补偿,其炒作也很难有连续性,更不能形成 全流通牛市 。
此外,2005年A股全流通改革时,A股已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整,指数总体上处于一个历史的低位(当时上证指数处于1000点附近)。当时A股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上涨愿望。所以在全流通利好的刺激下,A股因此走出了一轮大牛市行情。但目前的H股不同于当时的A股,因为港股去年走出了一轮牛市行情的,目前还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H股再走出一轮 全流通牛市 的可能性也不大。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2005年A股全流通改革之时,中国经济也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如2005年GDP增长率为10.2%、2006年GDP增长率为11.6%、2007年GDP增长率为11.9%,这对于当时A股市场行情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上是在低位运行,如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为6.8%,这对H股全流通行情的发展不足以构成推动作用。因此,H股全流通再现 全流通牛市 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