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一首 我们不一样 因此唱响大江南北,传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而踏着 我们不一样 的歌声,在A股市场,富士康向我们走来了。
富士康向我们展现了太多的 不一样 。今年2月1日,富士康报送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进行IPO预披露。对于IPO公司来说,这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富士康的 不一样 是,康士富在预披露材料中明确表示: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出具之日,公司持续经营时间未满3年,公司已就前述情形向有权部门申请豁免。 也就是说,这是一家来寻求 特批 ,走IPO绿色通道的公司,这与其他IPO公司苦苦排队明显不同。
富士康的第二个 不一样 是,快速过会。富士康是今年2月1日报送招股书申报稿的,到3月8日成功过会,仅仅只用了36天,这在当时创造了A股市场IPO的最快纪录!后来,宁德时代过会的时间为24天,打破了富士康创下的最快过会纪录。
对于富士康的这两个 不一样 ,市场总体上是可以接受的,包括富士康IPO的 特批 。毕竟为了争夺优质资源上市,目前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包括纽交所推出直接上市,港交所接纳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等。因此,富士康走 特批 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富士康是一家台资企业,其A股上市意义超出了资本市场本身。至于富士康的快速过会,这体现出来的是发审效率的提高,这是市场乐于看到的。
但5月11日深夜,富士康又给市场送来了两个 不一样 ,这却是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
第一个 不一样 就是富士康IPO批文的下发 半夜鸡叫 。通常说来,证监会下发IPO批文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每周五晚6点到晚9点这段时间,偶尔也有延迟到晚9点之后的,但基本上没有迟于晚十点的。但富士康IPO批文下发的时间却接近于凌晨。在投资者以为本周IPO批文告缺的时候,11日深夜11点48分,富士康的IPO批文又突然杀到,给市场一种 半夜鸡叫 的感觉。
第二个 不一样 就是富士康的IPO批文并没有对富士康的募资额度进行核准。因为每一次IPO批文的下发,证监会都会对每一批次IPO公司的募资额度作出核定,这样可以增加IPO信息披露的透明性,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预期。但富士康的IPO批文却没有募资信息,让市场对富士康的募资金额充满了种种猜测。
这两个 不一样 ,投资者不能接受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前者来说,富士康IPO批文的下发其实是很正常的 事情,既然已经过会了,上市是必然的,所以必然有IPO批文的下发。但这样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却被弄得不正常了,这种做法显然是欠妥的。这就要求证监会在信息披露的时候,需要坚持 常规性 原则,毕竟IPO批文的下发并非突发事件,没有必要搞成 半夜欢叫 。
而对于后者,更是遭到投资者普遍吐糟。本来对于募资的把控是近年来证监会对IPO公司监控的一个重点。IPO公司的募资普遍缩水,这被认为是证监会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的一种表现。比如,同样是独角兽企业,药明康德计划募资57.41亿元,获批后变成了21.30亿元,缩水比例超过6成。所以,对于富士康的募资,市场也是预期大幅缩水的。虽然富士康并没有公布募资计划,但在招股书的申报稿中却有募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达到272亿元。这对于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压力。所以,投资者期待着证监会能够对富士康的募资 砍上一刀 。
但遗憾的是,富士康的IPO批文却没有公布募资核准情况,这不仅使得富士康的募资信息不透明,而且更增加了 富士康募资规模庞大 的不良预期,因为投资者的猜测是,证监会怕公布富士康募资规模会把市场吓得趴下,所以这才不予公布。但问题是,这种募资规模的不确定性,不是给市场以更大的压力么,更何况富士康的募资规模早晚都要浮出水面,这种躲躲藏藏的做法,其实更加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也正因如此,富士康的这种 不一样 还是少一些为好。虽然时代在追求个性化,但资本市场还是应该追求共性化的东西,特别是监管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这对于监管对象来说,也是一种公平。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