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层表示 优化交易监管,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 的大背景下,近日有专家学者建言,A股市场应尽早取消涨跌停板制,还原市场真实供求。该学者表示,在欧美成熟市场及中国香港股市,早已废除涨跌停板制。
应该说,涨跌幅限制确实是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而这种涨跌停板制度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公司出现重大利空时,一些投资者想卖却卖不出去,无法及时止损;相反,一旦公司出现重大利好时,投资者想买也买不进来,只能充当旁观者。也正因如此,涨跌停板制度有可能让个股失去阶段性的流动性,无法持续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扭曲股价,扭曲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
但尽管如此,有关专家学者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正如有关专家学者所言的那样,废除涨跌停板制度的是一些 成熟市场 ,但显而易见的是,A股显然还不能算是 成熟市场 ,所以,A股市场并不能照搬 成熟市场 的做法。
以香港股市为例,香港股市之所以可以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是因为香港股市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尤其是香港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甚至多以国际投资者为主。这些投资者是足够成熟的,也有足够防范风险的能力。所以,即便没有涨跌幅的限制,他们的投资一样可以做到相对安全。
但A股市场是一个以散户为主体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包括保护投资者的措施都非常欠缺。在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基本上处于一种 裸泳 状态。所以,涨跌停板的存在,实际上起着一种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虽然很多人想到的是取消涨跌幅限制后,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但实际情况是,在A股市场投机炒作而且一些公司问题频频出现的背景下,股票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更大,这只会进一步放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假如一天之中股票真的下跌了70%、80%,这种局面恐怕是很多投资者都难以接受的。很显然,完全取消涨跌幅限制,是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
那么涨跌停板制度如何能够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既能保护投资者利益,又可以减少涨跌停板时投资者交易不畅的问题呢?笔者以为,可以适当放宽涨跌幅的限制,比如,将涨跌幅由目前的10%放宽到20%,以后逐步放宽到30%。在放宽涨跌幅限制的情况下,股票涨跌停板的可能性就会大幅降低,这就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流动利。而且20%的跌幅还不至于对投资者构成太大的打击,不至于让投资者信心崩溃。并且在20%涨跌幅的情况下,即便是股价遭到市场的错杀,上市公司马上澄清也还来得及,不至于有过于恶劣的后果出现。而50%甚至70%以上的跌幅,恐怕涉及股权质押的公司,那就只能面对股票暴仓的风险了。因此,将涨跌幅放宽到20%基本上还是可行的。
当然,对于新上市公司,涨跌停板制度有必要重新设计。目前新股上市首日的最大涨跌幅是44%。在A股市场存在着强烈的炒新热情的背景下,44%的涨幅极大地限制了新股上市首日的流动性。由于新股上市首日并不存在股权质押暴仓问题,通常情况下也不存在股价大跌70%、80%让投资者信心崩溃的问题,因此,在新股上市首日完全放开涨跌幅倒是可行的举措。在新股上市首日,股价达到44%涨幅之后,可以停牌15分钟,让投资者保持冷清的头脑。然后放开涨跌幅限制。如此一来,新股上市后连续 一 字涨停的格局就不会出现了。新股上市后的流动性也就有了保证。因此,尽管有关专家学者建言取消涨跌幅限制的做法在A股市场并不可行,但就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而言,取消涨跌幅限制倒是可以考虑的举措。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