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仓库保管员,因厂里的一次误会,一气之下辞职走人,成为无业游民。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他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著名人物,被称为“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民间股神",1998年还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他就是杨怀定。
1988年3月,杨怀定在上海铁合金厂当仓库管理员,每月53元工资整整拿了5年。当时由于生活不富裕,他就和妻子悄悄地干起了第二职业,承包了浙江上虞一家乡镇企业的销售业务,他自己也在业余干点推销活儿,慢慢竟有了2.9万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
不料这一来,却引起了工厂保卫科的注意。春节前后,厂里仓库丢了一吨多铜材,因为杨怀定的妻子承包的电线厂所用原料是铜材,所以杨怀定就成了重点怀疑对象。很快案子破了,跟杨怀定没有关系,然而,受了一肚子气的杨怀定却决定不干了。
不干了,能干什么呢?干个体户,他想过,但却又不甘心。于是,他钻进了最有名的上海图书馆看报纸,找致富信息,这年头,他不信能饿死人。就这样,他2万多元的存款一点点减少。
突然有一天,他眼前一亮,他在报纸上看到,从4月开始,中央相继开放了七个城市的国库券转让业务。他的眼皮狠狠地跳了一下:发财的机会来了。
1985年期的国库券开盘价104元,利息率15%。站在交易所门口的杨怀定,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今天带来了两万元,如果两万元全部买下,一年就有3000元利息,远远超过自己的年薪。于是他果断地把带去的两万元钱都买了国库券。
“买是买了,但是心里忐忑不安,害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交易所看行情,一看,发现涨到112元了,我赶紧卖了,赚了800元。”一年的工资到手了,杨怀定心放宽了些,又开始突发奇想:如果我能把104元的国库券买回来,再以112元的价格卖出去,不就可以赚钱了吗?由于当时全国有7个城市都开放了国库券交易,杨怀定决定打听一下其他城市的行情。
“那时候国库券行情属于国家机密,但当天的解放日报报道了上海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以此类推,各地的党报一定会报当地的行情。”杨怀定立即跑到了上海图书馆,翻看全国各地的党报,终于查到安徽合肥当日国库券开盘价94元,收盘价98元。
连夜去合肥!一个来回,两万元的本钱一下子变成了2.2万多元。跑了几次以后,杨怀定尝到了甜头。之后,在把所有亲朋好友的钱都借了之后,他手头有了14万元现金,开始背着更多的钱往返于合肥和上海之间。
后来,他来回穿梭于山西、福建、河南等地,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国库券源源不断地搬到上海。“那时候只有10元面值的人民币,没有点钞机,我们哗啦哗啦地数钱,真的数到手抽筋,而且神经高度刺激。当时我吃4粒安眠药,晚上也只能睡两个小时。钱的力量太大了!”。
就这样,他一年就赚了100万,而在那个年代,对许多人来说成为万元户都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于是,别人给他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杨百万”,估计比现在亿万富豪还神气!
但是,钱多了有时也是烫手山芋。他于是主动去交税。他去了税务局,局长惊叹:你就是杨怀定啊,我们早就注意你了。但是国库券的税是免掉的,从事国库券交易也不用交税。
后来,为了确保自己之后的买卖有理有据,他跑到公安局,以每月600元的工资请了两名公安人员为其当保镖。
1992年5月至12月是中国股市开市以来第一次最大的熊市,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落至300多点。上证指数400多点时,他认为指数已见底,马上进去抄底,不想抄在半山腰上,股指又跌至300点左右,杨百万被套牢30%至40%。
1994年7月31日,杨百万从报纸上又敏锐地感觉到政府即将出台救市政策,这天他把股票资金账户中最后的子弹2万元打进股市。果然,第二天证监会宣布了三大救市政策,股指一路飙升,从300多点上涨到1500点。在两个星期中杨百万手中的股票市值翻了4倍。
之后,股指一路上扬,杨百万出人意料地抛出了手中的股票,以每平方米1300元买了两套商品房,很多人开始笑话他,股市这么好却退了出来。2005年,房价由每平方米1500飞涨到7000元,此时杨百万卖出了这两套房子,又将这些房款买了30万股股票,2006年就遇到了大牛市。
2013年11月,年过六旬的杨怀定说:“比起当年的2万本钱,今天我有2000万,资产增加了1000倍,钱够用就好,养老也可以不靠国家靠自己了。”
2015年4月,杨百万宣布即将告别公众视野,过隐退生活。